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数字化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伴随着我国数字化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的方式也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基于MOOC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法,其能够弥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是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率先在本校视觉传达专业进行了培养目标、发展路径、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组织等内容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质量,改善了育人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字:MOOC,线上线下,改革
前言
2011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将精品课程建设调整为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并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立项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随即,我国精品视频课程的建设进入了快车道。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直接将我国线上教育的应用推上了新高度。为抵制疫情突发对教育工作的不利影响,教育部门迅速向全体师生普及了线上教育常识与应用途径;在线教学的规模得到空前发展。同时,“新冠”疫情的突袭,也暴露出我国优质线上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教师数字化能力不足和线上教学互动性薄弱等问题。有研究称,43.32%的中小学生认为,疫情期间的学习效果较差于在校学习,2.12%的受调查学生无法连接网络;20.3%的教师表示,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并未组织相关培训,只能通过自我摸索开展在线教学。疫情期间的教育信息化实践是我国处于从信息化1.0直接过渡到2.0的现实写照。进入后疫情时代,我校也需要系统总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认真思考、总结今后我校线上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MOOC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MOOC课程,是开展线上教学的重要基础。自2012年起,MOOC等线上教学方式开始逐步在高等教育中发挥作用,同时,关于MOOC课程的使用、定位,也在教育领域引发了广泛讨论。MOOC课程的显著特征是,任何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从任意章节开始学习任意课程。MOOC课程,也不同于在线直播课堂,与其相比,MOOC课程独特优势。一方面,学生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自由的选择时间、地点学习相关课程,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自身时间、地点自由的录制教学视频和批阅作业。
1. MOOC课程在现阶段课程建设方面的优势
(1)合理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MOOC课程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在线教育发展的过程。在此期间,各种线上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的逐步丰富,使线上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元,给予学生的选择也更多。大量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使得区域、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逐步缩小,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丰富的学习内容、灵活的学习方式和高度自主性的情况下,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得到了显著提升。
(2)明晰学生课堂学习轨迹
教育的数字化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途径。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支撑下,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进度、掌握程度等方面的数据均被记录在系统后台,在MOOC平台中,运用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教师在分析后台数据后,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类指导,既可以集中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也可以并针对个别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方案。
2.MOOC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1) 教师“数字化能力”不足
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除了具有传统的知识传播者的身份外,还担负着更加多元化的角色,在验证式教学中扮演着指导者、学习进度的管理者和启发教学引领者等角色,这些角色,都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数字化能力。
(2)针对后台数据,缺乏持续跟踪
MOOC课程是一个动态感知,而不是一个静态的课程内容,是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阶段的客观记录,MOOC课程教师必须持续跟踪和分析后台记录,对课程内容做出针对性修改。MOOC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学生全面、详细的学习报告,清楚的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而,教师可以根据数据,调整讲授侧重。
(3)缺乏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
伴随MOOC课程成长的同时,也有来自各方的非议。其中,各方最为关注的就是MOOC的课程质量究竟几何?课堂质量始终是保证MOOC课堂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以,为MOOC课堂提供一套合适的评价体系,对MOOC课程的建设成效有着突出的意义。
二、数字化教学方式的进一步探索
1.优化混合式教学顶层设计,逐步实现学分互认
健全混合式教学的顶层设计,是推行数字化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从顶层设计出发,优化我校的数字化教育生态,使其不仅能够满足数字时代的人才需求,而且能够契合我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思路。
做好混合式教学的顶层设计,首先需要从承认线上课堂的价值开始,实现线上线下学分互认,这也是现阶段,MOOC课程能否在高校教育中顺利发展的关键。在学生达到MOOC课程学习要求并通过考核后,可获得相关平台的认证。以安徽省“E”学平台为例,认证采用发放合格证书的形式,证书内容包括了MOOC课程的名称、学生信息、平台信息等内容。学校应根据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际要求,逐步承认该证书的有效性,最终达到线上线下学分互认。
2.增强教师数字化能力,打造交互型数字课堂
数字化课堂革命的关键突破口在于教师,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与MOOC课程建设的效果息息相关。教师培训有助于将数字教学理念、技术和方法等快速地传递给教师,促其主动转换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对教师的现实要求,我校近年来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目前“教师发展中心”更多的是从教师基本法规、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职业素养等方面开展培训教育,对青年教师数字化能力的培养稍显不足。今后,我们可以在青年教师培养中,更多的融入数字化教学的内容,如MOOC平台的基本操作、视频课程的录制与剪辑、创新视频课程的教学风格等内容,着力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的能力,切实提升教师对于现代化教学模式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学习优秀混合教学成果,主动地提升自身的认知和水平。
三、结语
通过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施的数字化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探索可以看出,数字化混合式这种培养模式为地方高校解决传统教学中的痼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并且,这种教学改革也能够促进不同课程,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发展,有利于打破专业壁垒,提升学科水平,为其构建一流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校还需要不断构建和完善混合式教学的生态圈,多与安徽省内行业优质企业、优秀“应用型”高校开展合作,协同发展,为MOOC课程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如何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校数字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未来,构建大规模、高质量、开放性的数字化课堂,将成为我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助力,也将是我校建立高水平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赵磊,朱泓,吴卓平.中国高校MOOC建设情况及制度环境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9(10):64-73,91
[2]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超八成学生在线学习感受良好,但“低监督下”学习自主性不足———抗疫常态化,在线教学质量如何再提高[EB/OL].[2020-12-07].http://www.jyb.cn/rmtzgjyb/202005/t20200508_324128.html.
[3]王继新.华中师范大学战“疫”期间20.3%乡村教师在线教学靠自己摸索[EB/OL].[2020-12-07].https://m.sohu.com/a/414676846_115563.
[4]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作者简介:吕杰,1988.03,男,汉族,安徽,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艺术传播与应用
项目基金:2021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21kcszsfkc182),2021年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质量工程项目(2021xjxyj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