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土壤肥料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的可持续性对于应对不断增长的人口、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至关重要。粮食的稳定生产是农业发展乃至国家经济水平提升的基石,而土壤肥力是确保粮食产量增长的关键因素。针对农业土壤肥力面临的挑战,本文将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土壤肥料
引言: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前一代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一代满足需求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的发展既要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在199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为农业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标准,强调通过保持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体系改进和技术进步来满足现在和将来人民的需求。可持续农业旨在通过现代技术的合理运用和环境的优化来保护水资源、植被和土壤,同时支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1.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土壤肥料问题
1.1不合理施用土壤肥料质量下降、养分缺乏
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着过度或不当使用化学肥料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不合理的施肥方法会破坏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从而影响土壤的自我恢复能力。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会造成土壤养分的单一化,导致养分不平衡。土壤中必需的微量元素被耗尽,而过剩的氮、磷、钾等元素则在土壤中积累,影响作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此外,盲目追求产量的做法忽视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和平衡,导致土壤中养分匮乏,进而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1]。
1.2耕地出现严重污染,出现耕地流失现象
耕地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重金属、农药残留、塑料微粒等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农田,严重污染土壤。这些污染物不仅降低土壤质量,还会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由于城市扩张和非农业用地的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和生产力的下降也更加显著。耕地流失现象导致可耕种土地资源的减少,对农业可持续性构成了威胁。
1.3有机肥料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化学肥料严重缺少
在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料的作用至关重要,它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然而,现实中有机肥料的资源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一方面,农户对于有机肥料的认识不足,缺乏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的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现有的有机肥料往往分布不均,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大规模农业生产的需求。同时,由于化学肥料生产成本上升,市场供应不稳定,农民面临着化肥短缺的问题,这对农业生产构成了直接挑战。
2.解决施用土壤肥料问题的应对措施
2.1建立相应的法律,保护耕地的有效利用
为解决土壤肥料问题,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通过立法明确耕地保护的红线,严格限定耕地的非农业转用,确保耕地资源的持续可用。应通过法律手段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减少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对耕地的污染。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减少化学肥料的依赖,通过经济补贴、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提升农户对于有机农业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另外,法律还应加强对化肥生产和流通的监管,确保化肥的质量安全,避免劣质化肥流入市场。通过建立化肥使用准入制度和市场准出机制,提高化肥使用的标准和门槛,引导农业生产者合理施肥,从而减轻对土壤的负担。实施农药、化肥使用记录制度,推广精准施肥技术,通过智能化、精准化管理,提高肥料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法律还应支持和促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作为有机肥料的重要来源[2]。
2.2改善施肥结构,推进有机无机肥结合,加强耕地保护
为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必须改善施肥结构,合理调配有机肥和化学肥料的使用比例。促进有机无机肥料的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同时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推广有机肥料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增加对有机肥料使用的补贴政策,激励农民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量。此外,提高有机肥料的市场接入度,建立有机肥料生产、供应和质量监管体系,确保有机肥料的质量达标。在耕地保护方面,应加强土地管理,防止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土地质量的退化。推广保护性耕作、轮作休耕等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作物结构,减少对土地的过度开发。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耕地保护规划,划定生态红线,限制非农业建设对耕地的侵占。同时,应加强耕地土壤质量的监测和修复工作,对受污染的耕地进行科学评估和治理。通过生物修复、物理修复等方式,积极恢复受损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功能,确保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3]。
2.3加大肥料的研究工作,提供施肥的科学依据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上下功夫。政府和研究机构应加大对肥料效果、土壤肥力、作物需求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深入研究土壤-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开发适合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的定制化肥料产品。推动肥料的精准施用技术研发,包括土壤检测技术、施肥机械和施肥方法的创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作物的产量。同时,应鼓励研究和推广慢释肥、控释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产品。这些产品能够更加符合植物生长的规律和土壤养分释放的节奏,减少养分流失,增加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此外,研究如何通过肥料配方的优化和施肥技术的革新,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水体富营养化。教育和培训也是提高施肥科学性的关键。应通过农民教育和技术推广活动,提高农民对肥料种类、施用时机、施用量和施用方法的认识。通过示范基地和农技人员下乡等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帮助农民掌握科学施肥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结语
提升土壤的养分水平和作物的亩产是确保中国农业持续进步的核心。这不仅是实现农业长远繁荣的基础,也是推动国家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必要条件。为了这一目标,农业科研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化土壤与肥料使用方面的研究,以支持中国农业的前行。
参考文献:
[1]但红梅.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土壤肥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20,14(29):220-221.
[2]陈宏伟.农业可持续发展下土壤肥料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8,38(14):24.
[3]许琳琳.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下土壤肥料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7,37(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