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标视角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摘要: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因为这些能力既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核心,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保障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下面本文将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视角;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课堂构建是贯彻落实新课标教学要求的体现,因为新课标重视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并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自主学习意识为基础,而核心素养课堂的构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培养,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习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从而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日后数学学习和探究打好基础。
一、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分析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新课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因为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会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教学设计,又或者是拓展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围绕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特点,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学习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另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必须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尤其是在计算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所以教师需设计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计算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计算需求,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因此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的构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由此可以体现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构建的重要性。
(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核心素养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创设有利条件。比如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会引入数学游戏开展教学,又或者是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采用情境创设法等等,这些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小学时期的学生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提问,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当今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为学生开展深度和高效的学习创设良好环境,凸显出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构建的重要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遇到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较低影响教学质量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因为数学学科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小学时期的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基础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难以理解内容,这些内容正是打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因素,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整体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受到了影响。此外,教学方式单一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参与主动性较低,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不敢主动提问,再或者是单一的方式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学习热情不足,最终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无法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
(二)课堂互动形式单一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
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互动形式单一也是当前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比如有一些教师仅仅通过提问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并且这种互动形式长期没有发生改变,而学生在同一种互动形式中并不能提高学习体验,甚至还会产生厌倦的情绪。另外,课堂互动形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无法通过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进度,所以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严重影响着整体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创新课堂互动的形式,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构建的策略
(一)拓展练习题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拓展教学资源,尤其是在练习题教学中应拓展练习题的类型,让学生在多种练习题中进行计算,达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比如在开展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认识方程》这节课程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计算课程中的方程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方程的计算基础知识和概念,当学生们掌握了方程计算的基础方法和概念之后教师可以拓展更多的练习题资源,比如教师可以拓展更多的方程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就可以接触更多的练习题类型,在计算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方程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考试中灵活地解答方程打好基础,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另外,拓展练习题资源的时候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数学计算教学,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
(二)使用现代化技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使用信息技术直观展示出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集中精力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创设有利条件。比如在开展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这节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多种物体让学生观察。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本身就有着直观展示教学内容的优势,所以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本节课程符合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直观展示的内容中得到锻炼和培养,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另外,多媒体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而信息技术中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所以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观察物体》这节课程可以拓展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构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三)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培养学习知识运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比如创设出生活化的情景,提出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构建核心素养课堂。例如在开展小学数学《方向与位置》这节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班级组织开展“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让学生对位置和方向的概念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此外,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通过教师的参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游戏的质量,让学生可以在游戏中使用所学的位置与方向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取生活化教学资源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实现数学教学多样化开展并且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
(四)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授课,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另外,完成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会自主设计学习任务和选择学习的方式,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锻炼与培养,为学生日后数学的学习与发展打好基础。比如在开展小学数学《多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多边形的图形让学生完成面积的计算,以此来明确项目的内容。接下来学生们就可以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查阅资料和实践探究,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最后学生完成项目后教师应结合学生个性化差异给予学生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点,在日后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实现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结束语:总而言之,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堂的构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构建,通过创新计算教学的方式、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法、游戏教学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促进思维发展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学生未来数学的学习,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并且为学生日后数学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索[J].吴春妹.好日子.2019,第008期
[2]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索[J].陈鸿海.求知导刊.2019,第037期
[3]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索[J].张统才.名师在线.2019,第0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