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劳动教育视角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

龙玲
  
腾跃媒体号
2023年75期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小学

摘要:在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项目式教学与劳动教育的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劳动教育视角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策略,助力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

引言:项目式教学是指导学生根据项目设计落实项目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项目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在项目的研究中掌握对应的数学知识。从劳动教育的视角出发,需要教师注意在设计学习项目时增添劳动的元素,从而达到学生劳动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共同发展的目的。

一、精准把握核心任务

项目式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来把握每一章的知识和劳动教育的关系,确定能体现学生所学知识要点的核心任务,通过设定问题来为项目发起供给“源泉”。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彰显出在劳动实践中的作用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这样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可以对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还可以感受劳动的魅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挖掘数学项目,对核心数学问题进行提炼,整合劳动实践活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识到数学知识对于生活和劳动的价值。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的教学中,本章节的重点是把握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转化关系,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核心,在教学中融入打扫教室卫生的劳动实践,设计项目探究问题:全班同学一起劳动,多少分钟可以把教室打扫干净?将其花费的时间转化为以时为单位又是多少?等等[1]。

二、开展游戏化项目实践活动

数学知识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有浓厚的趣味性,因此项目式教学主题的来源非常广泛,并且和劳动活动有高度的契合性。在知识教学的启示下,教师可以将各种劳动实践活动、游戏化的数学知识竞赛等活动与课程相联系,将生活中所用到的数学知识进行挖掘,充实项目内容。在开展项目活动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劳动技能,开发数学思想,让他们在劳动和教育活动中获得项目的完成结果,分享他们对知识的吸收方式,让他们的数学核心素质得到充分的提升。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项目式的教育,教师可以通过举行比赛等方式,来增加他们的劳动实践经验。让学生在参与比赛活动的过程中计算比分,一边锻炼身体,一边理解数学加减法的内涵。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空水瓶收集、垃圾清理等活动,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自己收集矿泉水瓶以及垃圾清理的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在进行这些生活化的项目式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劳动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帮助。

三、创设项目教学情境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项目式教学的实践之后,教师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可以将项目分解成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劳动能力的提升有何作用。首先,教师进行项目开启,也就是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是项目思考,就是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的劳动得到了什么,包含了什么数学知识,最后到项目推进,就是让创设相应的情境,模拟并参与相关的劳动,解决项目中的问题。项目结果是指,学生完成劳动实践,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反思,从而达到用数学项目式的方式来实施劳动实践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劳动能力得到了真正的提升,数学思想得到了扩展,为其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身心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如下项目学习情境:准备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给它们贴上写好价格的标签,根据市场的不同,设定各种打折折扣,围绕购物开展项目式学习,进行关于商品定价和购买的活动。首先,教师把购买商品作为开始项目的情境;其次,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分配小组资金,分析能够购买哪些商品,怎样买最划算等。再次,教师推动劳动实践,让学生在情境仿真的基础上,利用百分数的运算成果,自己动手做对应的钱币。最后,教师对项目化教学活动进行反馈评价,评价对学生的购买行为、计算思维的调动等,还可以针对一种产品的九折优惠和一种八折的价格进行深入的扩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思维,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顺便安排几个深度扩展的题目,比如同一种产品的九折优惠和八折优惠,价格会低多少?这都会引起学生的深思,同时也会培养他们的数学思想,让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四、构建完善的反馈评价机制

从劳动教育的视角出发开展数学项目式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结果,其中一个关键的步骤就是评价与反馈。考虑到学生数学学习的长期需要,教师可以举办项目演示评价会,从评价指标、技术以及形式三个方面对项目学习和劳动教育的融合成效进行全面评价。首先,积极构建层次进阶式的评价指标,主要包含劳动认知、过程探究以及高阶思维三个方面。劳动认知评价指标注重考核学生的劳动能力、习惯等;过程探究评价指标注重考核学生知识运用、思想分析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高阶思维评价指标注重考核学生内化迁移、创新创造的能力。其次,让学生按照劳动实践、学科知识、技能方法等梳理项目式学习过程,从成败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最后,积极开展激励评价,设置多样化的奖项,让学生保持项目式学习的热情和自信[3]。

结语

总而言之,从劳动教育的视角出发,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项目化教学时,首先需要对核心任务进行定位,其次可以开展游戏化的项目实践活动,然后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项目学习情境,最后对教学反馈评价机制进行有效完善。从而实现高质量的项目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为其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柳丽玲.小学数学与劳动教育融合——“向日葵的一生”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4,(03):21-24.

[2]胡玉娥.小学数学项目化活动有效组织与开展策略探索[J].考试周刊,2024,(01):74-78.

[3]魏婵.劳动教育视角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23,(05):29-3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