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

梁馨
  
腾跃媒体号
2023年89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仙湖镇中心学校 530106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中实践的重要性,阐述了项目式教学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实践中的问题现状,最后就这些问题现状给出了几点解决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项目式教学;农村初中化学课堂;实践与思考;

引言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将教师、学生、教材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刻板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展开研究。

一、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中实践的重要性

1.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得到提升

在新的课堂要求提出之前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多是将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这让学生失去了探究化学的兴趣。但是项目式教学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其以项目为载体,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得他们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促使学生在探究化学知识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因此开展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化学问题。由此可见,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对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完善建立新的教学体系

从教学实践上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有利于改变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化学知识进行全面且科学的梳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化学知识的需求。与此同时,项目式教学能够使教师、学生以及课程之间形成良好互动,促进三方共同进步,提高教学效率,进而逐步完善和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基于此,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中积极落实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3.有利于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水平

无论是其他理学科目还是化学,都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这些科目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想提升农村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就必须加强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化学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其化学素养[1]。

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中实践的问题现状

1.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课堂教学模式落后

现阶段,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上课时对课本知识进行毫无创新的复述,且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无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受到自身学识、专业技能等因素影响,部分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没有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使得他们所教授的课程无法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同时,教师对于项目式教学的概念理解也比较片面,认为项目式教学就是让学生脱离课堂,在校外实践活动中进行学习。所以许多老师都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让学生进行实践上,而且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中,老师们经常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讲解课本知识上,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当前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育还未成熟,难以独立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基于此种状况,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核心素养与项目式教学不能有效结合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将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目前许多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仍然延续着原来的教学模式,无法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项目式教学需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设计教学内容,但部分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也就无法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项目活动。

3.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不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各地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改革,都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项目式教学活动。而部分农村地区初中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学校中往往不会配置过多的教学设施设备,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项目式教学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也无法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致使农村化学课堂上的项目式教学开展并不顺利。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部分教师也未能将项目式教学应用于课堂之中,而是依旧采用口头阐述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得农村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项目式教学的魅力,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懂得如何开展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活动,但其仍然不能正确认识到该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在实践过程中过于侧重于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2]。

三、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中实践的策略

1.关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导向来实施项目式教学。要注意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使其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学习当中。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通过引入项目任务来引导他们进行探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2.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1)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直观教学。传统课堂模式下,教师大多是通过“一张嘴”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而这对于一些农村初中生来说,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厌烦心理。基于此,教师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化学知识形象化,比如通过PPT将具体的实验过程展现出来,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借助动画模拟实验的全过程,并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点。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录制微课视频,并在课后向学生播放,这样能够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

(2)建立信息化互动平台,有效解决农村初中化学课堂存在的问题。部分农村初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设备和条件,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开展项目式教学。针对这类现象,教师要积极与学校领导沟通交流,争取获得学校的支持,并建立相应的网络互动平台,以此来满足学生的项目需求。同时,教师要做好网络维护工作,确保线上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3]。

3.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

农村地区的教师要想实现素质教育改革下的教学模式转变,就需要通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进行提升,保证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化学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保证自己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思考表明,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化学概念,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践还有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广大农村化学教师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伟.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

[2]刘燕.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浅谈[J].才智,2019

[3]贺丽华. 在学科教学中开展项目式教学的策略--以初中化学为例[J]. 宁夏教育, 202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