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思政课”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李明利
  
大地媒体号
2023年4期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第一中学 363005

【摘要】在“大思政课”视域下,将红色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观念以及奋斗精神等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深挖红色资源的价值,探索红色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以初中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红色资源融入其中。“大思政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来创新道德与法治教学,使学生在“大思政课”中感悟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关键词】大思政课;初中课程;道德与法治;红色资源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发挥好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大思政课”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思想实际,以“大课程”的形式将思政课建在“大课堂”上。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作用。

1.结合教材内容应用红色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师获得红色资源的途径与方法也越来越多。但是,要使这些资源更好地应用于德育教学中,必须以教材为基础。教师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和剖析教材,充分运用红色资源,让学生了解教材,掌握教材,尽可能地防止红色资源流于形式,真正地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使用。首先,将课本上的红色知识点找出来,并将其纳入教学内容之中,这时候,红色资源可以是红色歌曲、红色诗词、红色视频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联想式的学习思考方式,使红色资源和教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从而能够亲身体验到红色的知识。其次,在将红色资源与教材相联系之后,教师可以在这些资源基础上设定一些有意义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剖析,让㓵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关于红色资源和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在问题中领悟到“红色”的精神,将“红色精神”转化为他们自己的价值取向。最后,教师还可以与教材相联系,让学生讨论一下关于红色资源的问题,这样才能集合各方面的优点,让学生的红色意识持续得到加强,促进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发展,这样才能确保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教学[1]。

2.利用红色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要把这些红色资源运用到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神和价值,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些资源来为他们创造一个真正的环境,让他们的情感与红色资源进行有效的交流,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去理解这些红色资源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要传递的思想。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教师可以找到有关的红色影片,这些影片应该可以突出“红色”的内涵,从而营造出一种现实的氛围。这些影片既可以加强同学们的五感,让他们对红色资源中的含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可以把他们对红色知识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起他们的关注。其次,在影片放映完毕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故事演讲会,让同学们事先收集一些关于红色内容的资料,然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让他们对红色资源有更多的了解。最后,教师可以把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和其他的课程进行有机地融合,比如,把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和音乐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一边听着红色的音乐,一边听教师讲着红色的精神,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2]。

3.利用红色资源创新课外实践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既要在教室里利用红色资源,又要在课外实践中进行创新和扩展,这样,就可以让同学们将所学到的东西灵活地运用和感受到,还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实际成果和经历更好地进行理论学习。为此,我们有如下的战略。首先,教师可以创造一个单元的实践操作,在完成了道德与法治的每一个单元之后,让他们参考有关的红色材料,并根据课本上的内容,设计出调查报告、手抄报等,以此来增强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这些知识慢慢地转化成他们应该拥有的能力和意识。其次,教师可以运用社会上的红色资源,指导同学们在空闲的时候去参观红色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使他们能够在现实环境中体验到“红色精神”,进而使他们把课本上的内容和实际的红色事件互相验证,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课后给他们安排一些有关的工作,使他们不仅能够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挖掘出红色资源,也能够在其他学科中找到一些红色的知识点,例如:可以在绘画中找到红色资源,可以在历史教材中找到红色故事等,以此来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的衔接,充分发挥“红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的课后实践为例子,在学习完该模块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同学们在空闲的时候去参观一下革命纪念馆,并且在参观完毕之后做一份手抄报,让同学们在游览纪念馆的时候,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先辈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所做出的奉献和高尚的精神品质。

总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强化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网络育人、组织活动等育人环节的协同配合,实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育人的有机结合。”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落实“大思政课”中的主阵地作用,需要通过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来落实。而要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就必须充分挖掘各类资源,尤其是红色资源。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怀。

参考文献:

[1]徐亭.“大思政课”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J].现代教学,2022(24):11-15.

[2]杨玉叶.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红色文化的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3(19):43-45.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核心素养下提升初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SGH23Y101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