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背景下美术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创新

陈剑
  
仓储管理与技术
2021年32期
湖南理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摘要: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要积极进行优化革新,通过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等范式,挖掘美术中的思政内涵,创新教学形式,发挥美术教育的思政价值,加强美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高校美术;新时代发展;思政教育

1.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式刻板单一。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中,许多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美术知识技能,这种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美术难以提起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其次,我国美术院校多,且建设美术专业的综合性高校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部分高校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匹配新时代高校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再者,高校的美术专业迅速扩招,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相对比较滞后,很多高校开设的课程虽然多,但是促进美术专业学生发展的匹配度不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部分专业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课程计划对学生进行教学,比较去强调专业技法的学习和绘画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较为被动,往往通过临摹网上的其他作品的方式进行绘画与完成课堂作业,导致美术教学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学生比较缺乏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性。最后,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中,教师将大部分学生留给学生画画,要求学生按照自己所教授的模板进行绘画,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此外,当前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过于传统和单一,评价内容缺乏客观性和指导性,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严重影响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主动性,进而导致美术教学效果降低。

2.新时代背景下美术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的意义

2.1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能够提高美术课程的包容性,能够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如果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只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不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还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对美术的兴趣,不利于美术教学的发展。而融入思政教育,对美术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创新,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状况,是促进高校美术教育发展。

2.2提高学生思想素养

在美术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加强艺术教育与思想教育的联系,在教授美术知识的同时,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思政观念,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和思政素养,引导学生从美术中获得感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兴趣。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只有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投入到美术教学中。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美术思政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对思政知识的认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大局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美术文化和思政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3.新时代背景下美术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创新

3.1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挖掘美术中的思政内涵

美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流传下来许多惟妙惟肖的名画作品,名画作品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将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与美术内容相结合,挖掘其中的思政内涵,将思想教育融入到课程中,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名画,感受绘画的发展历史和画中蕴含的精神文明,加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还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创作背景、作者的人物背景等知识,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学习美术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增加传统文化积累,领悟美术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发挥美术的思政教育价值,提升学生自身的思想境界。

3.2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

在当前高校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目标,根据新课程提出的目的,以综合素养培养为目标,将思政教育融入到美术课程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白板等现代信息技术将思政内容与美术知识相整合,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意识素养。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创建美术思政教育体系,加强美术与思政内容的关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觉参与美术专业知识的探究中,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定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美术知识,领悟美术中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美术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发挥美术教育的思政价值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将美术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必须加强专业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美术本身就是一门感性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美术中要具有思想内涵,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要有思政教育意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既要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入挖掘美术内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发挥教育的思政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美术基础,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眼界,利于学生想象力、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艳花.新时代背景下美术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创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4):13-14.

[2]孙萌.美术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创新[J].互动软件,2021(4):1106-1107.

[3]趙辰光,廉晨.浅议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艺术教育,2017(4):268-269.

[4]马小勇.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艺术教育,2016(8):140-141.

作者简介:陈剑(1989—),男,汉族,湖南怀化,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湖南理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美术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