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对策探讨
摘要:大数据时代下, 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思维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 “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 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 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或深刻的洞见”。高校汇聚了大学生的海量数据, 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应把握当前现状, 与时俱进, 充分应用大数据, 积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对策
1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特征
大数据时代,每个大学生都是数据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为高校辅导员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高校辅导员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个性化教育
第一,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实时数据及相关数据进行跟踪、监控和收集,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特征,掌握其个性化需求。第二,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即使辅导员调整了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可以借助易于接受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个性化教育。第三,改变过去单调僵化的教育方式,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采取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开展个性化教育,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1.2 服务很好
日常管理:学生的衣着、食物、住房和交通等行为会产生大量数据。辅导员收集和分析数据,了解学生的需求,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甚至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校园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更有可能在虚拟网络世界中透露自己的状态。辅导员通过关注学生在QQ、微信、微博、论坛等公共平台上的一些言论和情感表达,获取相关信息,及时发现并处理。思想引导方面:善于运用大数据,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传达生动有趣的教育内容。对学生感兴趣、有疑问的相关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形成师生良性互动。就业指导:利用大数据,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引导学生在入学之初有意识地进行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及时向学生宣传就业信息,解读就业政策,帮助学生尽快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实现精细化就业指导服务。
1.3科学管理
辅导员积极收集学生的静态和动态信息,跟踪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了解学生的出勤率,及时处理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量化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娱乐体育的情况,全面展示学生的成长。为了保证辅导员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建立相应的小组,如班干部、党员、经济困难学生等,避免无用信息淹没信息,实现科学管理。
2大数据时代下辅导员开展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过分依赖大数据
尽管大数据的应用具有优势。它在为辅导员工作提供创新思路的同时,在数据分析上也存在偏差,容易误导辅导员和学生。大多数辅导员过于依赖大数据,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使用大数据,导致教育和其他工作中出现错误。
2.2辅导员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大数据方便易操作。高校辅导员利用大数据管理学生,可以充分拓展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辅导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具备更专业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辅导员工作复杂,学生人数众多,工作量急剧增加,导致辅导员参与培训和学习的时间不足,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 大数据时代提高高校辅导员能力的新途径
3.1提升大数据素养,成为大数据的“存储器”
大数据的强大内驱力,将很大程度上改变高校辅导员的教育管理方式。首先,高校辅导员应积极从各类学习平台、渠道(专家、书本、网课、学校组织的各类大数据相关讲座等)了解掌握大数据专业基础知识,最终才能更好地将其运用在各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其次,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坚守“线下阵地”,通过走进课堂,走进宿舍,走入学生生活,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获取学生的“一手”数据信息,也要挖掘各类线上互联网阵地和在网络平台去寻找学生的活跃阵地,了解学生,进而提取有效的学生数据信息。最后,高校辅导员与学校的后勤处、财务处、保卫处、图书馆等部门要建立数据联动机制,积极地从学生现实生活中、互联网平台中、学校各个部门中获得数据,做到“线上线下互补”,完善学生信息的数据库,确保学生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处于离校状态时,高校辅导员可使用线上数据收集平台实时掌握学生每日健康、位置信息,并建立学生每日健康打卡数据库,形成“一人一档”。这些数据可作为高校辅导员了解学生个人健康的主要依据来源,为落实学校疫情防控要求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和信息保障。
3.2 培养数据敏感度,扮演大数据的“运算器”
大数据顾名思义数据量之“大”,互联网环境中充斥着大量杂乱、有效性差的数据。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提高数据敏锐度,善于从大量学生数据信息中甄别、筛选、整理、归纳出有效的学生数据,并构建学生大数据筛选机制、重要等级制度,不断完善学生大数据库的准入和剔除规则。
面对杂乱、无序的学生信息数据,高校辅导员需要将学生各类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构建“信息树”,提取各类信息的关键点作为“信息树”节点,无限扩展、延伸,以点带面,形成完整的信息数据框架,让高校辅导员在学生事件处理中都有理可依、有迹可循,清晰易懂,从而能够快速、根本地从源头上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结束语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管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使学生无法适应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高校形成的管理理念也背离了当今时代的要求。因此,高校管理者逐步完善自己的管理模式,制定自己的管理策略,符合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提升策略[J]. 李娜. 时代报告. 2021(04)
[2]大数据时代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的启示[J]. 李强. 药学教育. 2021(01)
[3]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大数据意识[J]. 蔡山. 黑龙江科学. 2021(01)
[4]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新模式探讨[J]. 扎吾列·卡德拉洪. 传播力研究. 2019(23)
[5]浅析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机制[J]. 郭斐. 新西部. 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