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数学“四元五环”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张东香
  
基教小学版
2021年3期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第五小学 广东 五华

摘要:在我国素质教育落实的大背景下,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创新也越来越被重视。“四元五环”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居于主导地位,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基于此,本文针对“四元五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展开探讨,以期可以为广大人民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四元五环;教学设计;实践

对于“四元五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指的便是采取建立教学情境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对问题进行解答,是一种集互动、思考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会提升学生思考、交流和与人合作的能力,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将对该教学模式展开深入分析。

一、建立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比与传统教学方式,新课改要求现阶段的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建立首先需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面对一个新的知识点,与其重复多次去记住它,不如用问题作为导向,让思维活跃起来,这一点在数学的学习中尤为重要,学生们学习的知识不仅仅是记在脑中,在考试中能写出问题的答案,更要和现实生活中建立实际的联系。因此,在教学初期,为学生建立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发出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会让学生培养好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的《玩具》一课教学过程中,玩具是孩子们课余生活中很喜欢的物品,在此基础上学习数数会激发孩子很大的兴趣,孩子们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教师提出有几个玩具的问题,便会很自然地让孩子们引发思考,从而学习数数。

二、促进学生交流,思想加工共享

引发学生的思考后,要鼓励学生用言语表达出来,这也是锻炼语言和思维相互转换的能力。提出数学问题也会让学生对于问题有更好的思考。在学生提出问题后,一定要及时给予积极反馈,这种反馈会让孩子对于下一次的思考产生促进作用。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关键的问题,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机给予一定的提示和鼓励,对于学生提出的探究性问题,教师应该在提出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点拨,例如在学生有一定数学基础后,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适当复习,此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个比较特殊的数字0,此时可以举一个浅显的例子,即如何表示出小猫一条鱼都没有钓到的数字情况下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采取浅显的表达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再结合学生和其他同学以及老师的互动,强化其对于知识点的记忆。

三、答疑解惑,再引深思

学生在深入思考后,对勇于发言交流的学生我们一定提出表扬,对于其他学生也要照顾周全,主动询问其是否有疑惑,并且对学生之间的思考交流过程做出评价总结,随后可以再次带领学生们复习知识点。在学生基本掌握了知识点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发学生深思,适当对学生点拨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找出知识点背后的原理,从简单掌握到深入理解。

四、巩固学习,灵活运用

学习知识最终一定要灵活的运用,而运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学习并不是在书本上的一串数字,记下来数字套用公式等机械式的步骤,相反,要把已经掌握在心的知识点和生活联系起来,每一次自己去超市购买商品时是一次加减法的锻炼,学生们看到路边的树会主动去数字,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的每一处都能应用到,数学更是和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在每一次运用的基础上,也是每一次的复习巩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论是什么年龄段的学子,巩固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发现,教师应该带着欣赏的态度,认真陪伴学生的每一段学习时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重点要让学生自主思考为主,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养成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对小学数学产生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方玉红. 以复习建构知识网络, 实践单元整合设计——以"比的复习与关联"一课为例[J].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1(2):2.

[2] 吴玉华. 新课改下多元教学策略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构建[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辅导版, 2020, 000(002):P.53-54.

[3] 陈华忠. 小学数学"四元五环"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 教育科学论坛, 2021(31):3.

[4] 陈华忠. "四元五环"课题的研究与实践[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1(3):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