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低中年级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田夏斐
  
基教小学版
2022年6期
山东省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初小衔接教育实践校 弘德小学 253011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是进行音乐学习的根本,是实现“美育”教育的重要支撑。而通过教学实践表明,低中年级学段(1-4年级)不论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还是基于教材本体特点上,都是学习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关键期”。在教学中,抓住这个“关键期”潜移默化的为学生打开音乐学习的大门,激发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为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音乐基础理论知识   低中年级  关键期

小学音乐教育为核心素养教育。我国音乐学科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个概念—核心素养教育。即以人为本为原则,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要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音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小学低中年级学段学生音乐教材分析(以人教版音乐教材为例)

在音乐课堂中,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通过乐谱的形式加以呈现。国家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能够掌握识读乐谱的能力。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标指明:“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音乐学习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识谱要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要以生动的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启蒙学习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小学阶段人教版(2013年)音乐教材为例:

综合上表可以看出:小学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涉及音符知识、节奏知识、节拍知识、音乐记号、常用表情术语、音乐题材的渗透以及小型打击乐器的认识等。其次,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一年级到四年级学段主要侧重于基础读谱识谱的基本知识学习,五年级和六年级难度有所提升、内容更加丰富、作品题材更加多样化,更侧重于对作品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感受。由此也可以得出小学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在低年级学段(1-4年级)学习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它不仅是识读乐谱、运用乐谱的基础,同时为更高难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小学不同学段识读乐谱的阶段性目标分析

新课标中针对不同学段,识读乐谱的学习也明确提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目标:[1-2年段]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利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2.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3-6年段]1.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2.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

目前来看,学生读谱识谱的学习现状并不乐观,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在课堂上,音乐基础理论学习中较低年级学段(1-4年级)反而表现出的积极性会更高一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侧重在低年级学段,通过循序渐进的渗透学习最终达到学生初步的读谱识谱目标。

三、小学低年级学段(1-4年级)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意义

1.在音乐欣赏中感悟“音乐美”

保持长期有效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低年级儿童能通过音乐语言:节拍、节奏等方式及辅助手段来体验音乐的内涵,让孩子感受不同音乐风格,从中感受韵味体会情感,帮助孩子更好的感悟音乐,同时欣赏的过程也是塑造儿童审美的过程。

2.在音乐表演中培养良好“乐感”

通过在低年级学段音乐理论知识的渗透,能够不断提升学生识谱读谱的能力,快速识谱能力的培养为后期音乐学习中稳定的节奏、准确的音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树立良好的音乐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乐感”。

3.在音乐创造中开启“无限可能”

音乐能够启发孩子的创造力,为孩子打开属于自己的音乐世界。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淀、音乐律动的参与、节奏的感受都能够成为他们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途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就是开启孩子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钥匙。

音乐教师是音乐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抓住小学低学段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关键期”,不断探索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充分发挥音乐教师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兴成.小学低年级儿童音乐知识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3]尚小雪.小学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现状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南门外小学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4]王文君.文化自觉视野下小学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改革[J]当代音乐,201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