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的推广及使用现状分析

——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安贵飞 罗晓慧 黄志美 罗小珍 杨书
  
白云媒体号
2023年8期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摘要;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因此推广普通话对我过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政府积极开展普通话推广的帮助下至2022年我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0.72%,但由于各地区发展水平的不一致以及语言的差异性导致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普通话水平偏低。故就此现状我们以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为例将研究威宁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的使用及推广情况。

关键词  威宁少数民族地区;青年;普通话推广

威宁作为贵州最大的民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在威宁这个地区生活着约159.8万人,居住着汉、彝、回、苗等3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4.02%,是全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人口最多的县[1]。威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彩的民族风情,造就了该地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言的现状。为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促进经济的发展,各地区民族有共同的语言可以解决沟通的难题,多方言、多民族语的情况使得该地区各民族使用普通话受到阻碍,因此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普通话使用的频率较低。

一、推普现状

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中国地大域广、多民族聚居的特点注定了汉语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发音异化的现象,这使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产生了不同的方言。

为了解决不同地区语言带来的沟通难题,我国大力推广普通话并颁布相关政策,使推普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如1956年国务院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82年《宪法》总纲明确规定“国家推广了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6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尽管我国在普通话的推广上有众多政策支持,但普通话推广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普通话推广情况相对较好,然而在部分小城市和偏远地区普通话的推广存在很大的难度。

二、威宁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的发音及普通话使用现状

(一)威宁的发音情况

威宁方言除了零声母外,还有21个声母即b、p、m、f、d、t、n、l、z、c、s、j、q、x、zh、ch、sh、r、g、k、h[2]。汉语拼音中卷舌声母 zh、ch、sh在威宁方言中发为平舌音z、c、s,如“初、视、事”;汉语拼音的声母h在单韵母u前变为f,如胡、虎、壶等字;威宁方言里没有ing、eng、ueng韵母。通过问卷显示,调查对象中写出“明星”“经营”一词的拼音的,有40%的人把明星的拼音写为“min xin”“jin yin”,35%的人把“鹏程”的拼音写为“peng chen”;彝族语音中没有ang、uang韵母,还有的把“商人”的拼音写为“shan ren”。在威宁发音中大多数入声字的声调并入了阳平,如八、发、答、插、刷等;威宁方言中上声的发音一般归为阳平音或者说他们是分不清楚上声和阳平,他们的发音中上声特别少,而且威宁方言没有儿化和轻声。威宁地区的人说普通话时,会习惯性地用自认为相同的语音去代替普通话中对应的语音,使自己的普通话带上方音色彩,形成“威普话”。

(二)该地青年使用普通话存在的问题

1.学习普通话的渠道狭窄、普通话普及率较低

调查发现,有73.81%的人从书籍和杂志的中接触到普通话的学习、66.67%从新闻中接触,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因此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说方言或者是民族语言。此外,他们学习普通话的还受到方言和民族语言以及周围人语言环境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54.76%的人使用方言,16.67%的人使用民族语言,有28.57%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在特定的场合使用普通话的频率较高,如在学校使用普通话的比例有38.1%。此外,普通话使用频率也受方言的影响,在问卷中显示,61.9%的人表示与自己使用习惯有关,认为方言比较有亲切感,21.43%的人认为自己的普通话不标准,所以在生活中较少使用普通话;有些人觉得说普通话矫情、别扭。

2.普通话语音基础差

少数民族地区使用民族语言、方言已成为常态,他们有自己的发音、语调、停连规则,他们在短期时间内很难改变这些习惯;其次,大多数人对学习普通话的认识不足,认为交流时他人能听懂即可,对于普通话的学习,没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在使用普通话的困难除自身语言习惯与认知不足外,还有长期受民族语言口音、语调、方言发音等方面的影响,他们大多数能听懂普通话但不能标准地使用普通话。

二、对威宁少数民族地区推普的相关建议

根据对实际情况调查以及相关政策,对该地区的普通话推广提出以下建议:

(一)拓宽当地人学习普通话的途径

当地政府可以通过举办普通话集体学习培训班,动员普通话爱好者积极参加学习;在党员活动日和为民办实事中把推普工作纳入为民办事清单中,作为一项考核标准。另外,还应该给开农家乐、民俗以及当地旅游向导等定期开展推普工作,让他们用流利的普通话将旅游景点,美食介绍、风俗等介绍给游客,在具体的情景和实际交往中使用普通话。

(二)利用媒体宣传普通话

媒体拥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和影响力,这在引领思想、观念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推广普通话也是媒体出现的责任和义务[3]。在互联网大数据飞速发展的社会,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可以通过新闻联播、快手以及抖音等软件来学习普通话,该地青少年可以利用学校资源的学习增强使用普通话的意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手机、电脑等下载学习普通话的app,以此来开辟学习普通话的多种途径,在家乡形成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普通话的浓厚氛围,让人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普通话。

(三)正确处理好普通话和民族语言及方言之间的关系

在少数民族地区规范推广普通话,重要的是处理好普通话和地方方言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少数民族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当地少数民族对于母语和地方方言的情感。普通话要实现普及,但保护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语言也不可忽视,而且推广普通话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慢慢渗透、慢慢普及的过程。

结语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团结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民族地区依法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民族贫困群体脱贫致富、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4]。而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威宁自治县是一个彝族、回族、苗族等多民族聚居且有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自治大县,因此普通话的推广不仅利于增进该地区各族人民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增强当地的民族凝聚力,同时也有利于巩固该地区各族人民的团结。

参考文献

[1]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威宁简介〔EB/OL〕http://www.gzweining.gov.cn/2023.7.4

[2]聂志.乡村振兴视野下贵州威宁普通话改进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3(5):42-45. DOI:10.3969/j.issn.1672-5409.2023.05.009.

[3]段宜杉.基于提升城市服务品质的普通话推广策略研究——以沈阳市为例[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No.105(05):51-53.

[4]杨帆.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新农村和谐发展[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