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造口旁疝发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术后造口旁疝发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行永久性造口术治疗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造口旁疝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造口旁疝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互联网+;直肠癌;生活质量;护理;造口旁疝
结肠造瘘术是结直肠恶性肿瘤治疗常用措施之一,其目的在维持肛门功能,满足患者排便需求等。直肠癌(尤其是低位、超低位直肠癌)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后,无法保肛,需行结肠永久性造瘘术治疗。研究表示结肠永久性造瘘术后患者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出现造口出血、水肿、回缩、旁疝等问题,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术后再住院率[1]。医务人员给予患者行之有效居家延续性护理服务,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术后健康恢复,减少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模式应用效果,为直肠癌术后造口护理研究与实践提供指导。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以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下,从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收治患者中采集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范围27~75岁;受教育时间2~13年。(2)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范围30~74岁;受教育时间1~12年。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病理诊断为直肠恶性肿瘤,行永久性造口术治疗;(2)拥有并可熟练应用智能手机及社交软件;(3)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文化程度>小学;(4)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研究;(5)能遵医嘱按时完成临床随访;(6)能够听/看/读懂教育内容,正确回答提问;(7)腹直肌内,腹膜外造口。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脑、肺等疾病;(2)有精神疾病史;(3)存在意识障碍、沟通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具体包括:(1)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前给予常规饮食、活动、造口护理指导;(2)常规电话随访,采用口头形式进行患者问题解答、家庭护理指导。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成立互联网+平台延续护理小组;(2)建立“造口之家”微信群,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加入该群,详细说明该群建立原因、使用方法、管理内容等;(3)经微信群发送造口护理相关知识,一般每周1次;要求患者以视频形式向医务人员定期反馈术后转归情况,一般每3d反馈1次;及时接收与解答患者居家护理问题,一对一指导重症患者解决造口护理、术后康复相关问题;(4)针对性提醒患者自我检查、到院复诊等。
1.3观察指标
(1)统计术后3~12个月两组患者造口旁疝发生率。
(2)采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SSCS-GV)与癌症病人健康状况评估量表(EORTC-QLQ-C30)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SCS-GV共10个条目,总分范围10~50分;EORTC-QLQ-C30共30个条目,总分0~100分,两个量表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3)利用医院自制问卷评价患者满意度,包含三个标准,总满意度=(非常+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数(n)、率(%)表示,用X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造口旁疝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3个月未见造口旁疝,术后3~6个月与术后6~12个月各见1例(3.33%)造口旁疝,总发生率6.67%(2/30);对照组上述三个观察时间段分别见2例、3例、3例造口旁疝,总发生率26.67%;造口旁疝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4.320,P=0.038<0.05)。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SSCS-GV与EORTC-QLQ-C30评分观察组较高(P<0.05)。见表1。
2.3两组满意度比较
相对对照组的66.67%(20/30),观察组总满意度90.00%(27/30)更高(X²=4.812,P=0.028<0.05)。
3讨论
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从造口旁疝预防效果来看,应用该护理模式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总发生率6.67%,显著降低,说明其利于患者造口旁疝发生率减少;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来看,应用该护理模式患者SSCS-GV、EORTC-QLQ-C30等量表评分改善幅度更大,说明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与术后健康状况,对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具有积极影响;从满意度来看,该护理模式下患者总满意度为90.00%,较高,说明患者认可该护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绝大多数需求得以有效满足。分析原因:互联网+平台下,延续护理服务的便捷性、互动性、持久性得到提升,医务人员能够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支持、社会支持、认知支持、治疗支持等,减少知、信、行水平不足对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的影响[3]。在日后研究过程中仍要对研究数量、时间、影响因素等给予高度关注,以此进一步彰显新型护理模式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汐嬅,林国乐,程悦,等. 直肠癌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3, 29 (04): 393-400.
[2]尹子敬. 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进展 [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1, 41 (01): 77-78.
[3]杜天平,周丽,龚艳俊,等. 基于“互联网+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在脑卒中院外带管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实践及应用 [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21, 40 (03): 3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