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课程思政的茶文化元素在高校旅游专业课程中的融入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1 引言
2016年12月7-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019 年 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2020 年 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特别指出高校在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设中要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更应注重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中国历史悠久,有着多种有益于后人的传统文化,茶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在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除了有作为选修课开设的《中国茶艺》课程,还有不少专业核心课和必修课中都有“茶元素”或“茶文化元素”。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详细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对茶艺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促进学生社会人格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从不同专业课程的角度去跟茶文化结合,有助于扩展学生解决旅游专业问题的视角。基于此,将茶文化元素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切入点,融入到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茶文化元素融入高校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意义
2.1能够培养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心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以之为载体的中国茶文化是中华传统礼仪与道德风范的集中体现,以之为基础的茶产业、茶科技是中国民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在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不少内容与茶文化元素是相互相关联的。通过茶文化元素的融入,让学生了解关于中国茶的传承发展和家国情怀;学习和掌握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茶的融会贯通,认识中国是茶故乡的地位、影响及现代意义;在“活化”优秀茶文化资源过程中,把它转化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强大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中国的茶产区也带有较强的地域特点,长久以来,形成了丰富的茶文化元素、独特的地方代表名茶和特色鲜明的地方茶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发掘有地域特色的茶文化元素教学资源,能促进学生了解地域文化,增强对不同地域茶文化旅游发展和建设的信心。
2.2有助于促进学生社会人格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市场经济和复杂国际环境条件下的各种茶文化旅游资源和现象,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分析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实现旅游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对接,从而促进学生社会人格的发展和素养的全面提高。
3 茶文化元素融入高校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途径
3.1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探索茶文化元素融入之下的旅游专业教学内容的优化
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借助茶文化元素的融入,深入挖掘高校旅游专业课程中的思政亮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梳理茶文化元素教学资源,分析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的学习目标,在专业课的学习内容中融入茶文化元素,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创新。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创新设计学习过程,在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社会和自身全面认知。
一是提炼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融入到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的专业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关于中国茶的前世今生以及传承发展和家国情怀;学习和掌握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茶的融会贯通;认识中国是茶故乡的地位、影响及现代意义;
二是地域茶文化资源进课堂:在旅游专业课程《地方导游》中的地方名茶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把各地名优茶的发展、地方饮茶习俗等本土茶文化资源纳入课程内容。了解地方名优茶在历史发展和时代传承中的特色,挖掘其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做好优秀传统茶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及成果转化者。
三是把茶文化的新发展和国际国内时政焦点问题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鉴别时代背景下茶文化元素新内涵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专业课程中的相关知识。
3.2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探索茶文化元素融入之下的旅游专业多元化教学模式
根据旅游专业学生知识接受特点和学科特点,将抽象的理论教学和说教的政治思想教学通过茶文化这一载体,将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生动的茶艺形式和特色鲜明的茶产区资源跟旅游相结合,转化为生动、活泼、形象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运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翻转课堂,把项目成员制作的茶文化主题系列微课和其他线上线下资源引入课堂,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形式;二是以赛促学教学方式的探索。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学科比赛,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检验学习效果。三是校内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利用校内的茶艺实训室和旅游综合实训室,在真实的情景中去感受茶文化的内涵,在自己动手的操作中去体会茶文化元素的形式美,通过茶旅融合旅游情境的模拟讲解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旅游综合技能的实践。
3.3更新教育观念,探索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旅游专业技能比赛、课堂活动等,及时了解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提升情况,检验“课程思政”是否真正让学生走心,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
4 结语
在国家大力开展高校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将茶文化元素与高校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教学与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丰富了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探索出一条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不断向前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