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非遗资源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路径探析
【摘要】 基于探析非遗资源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路径,本文提出深度挖掘非遗资源,完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围绕非遗资源实现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结合以及积极开展非遗活动,加强学生思政教育这三点有效的融合路径,以此来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这样才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准确地运用英语来表述中华传统文化,进而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关键词】非遗资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合路径
引言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方式就是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是思政课程的责任及使命,同样也担当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责任。而就大学英语课程来说,这是一门教学周期比较长且受众范围比较广泛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极容易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干扰。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落实课程的育人功能成为了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非遗文化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载体,将其合理的融合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不但可以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而且还可以将非遗资源中的人文价值以及道德观念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本文就非遗资源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路径展开探析。
一、深度挖掘非遗资源,完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重要的载体就是英语教材。从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内容方面来看,在教材编制过程中一般都会将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收录其中[1]。例如,在英语教材中讲解到音乐方面的知识点,教材内容组成就包含了西方的流行和摇滚音乐以及中国传统的音乐和京剧等。虽然在英语教材中有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在内容介绍方面存在明显的教学资源不足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时,就可以将非遗资源进一步收录到大学英语教材中,这样不但可以将非遗英语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有效解决,而且还可以用精准的英文为学生系统地描述非遗文化,由此来打开非遗文化的宣传渠道。与此同时,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高校还可以通过校际合作等方式来深度挖掘地方非遗文化,做好相应的英译和整理工作,以此来制定具备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将地方非遗文化和英语教材的有效融合,就可以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重视非遗文化。
二、围绕非遗资源实现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结合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锻炼学生应用英语来有效输出母语文化。正因如此,在大学英语思政建设时融入非遗资源的关键就是要有效结合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2]。基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围绕非遗项目来开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不管是哪一种英语技能训练,其都可以与非遗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并且所采取的训练形式也是各种各样的。举例来说,在“读”方面的训练时,就可以开展专题阅读、讲故事等训练方式开展。在比如在“说”和“译”的训练中就可以开展讲演、段落翻译等训练方式,通过这些训练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得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及语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此外,为了可以更好地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译”的训练,因为这部分训练非常考验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语言能力。基于此,在这个过程中融入非遗资源时,教师一定要深入挖掘非遗资源所具备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并且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来教授学生翻译技巧和方法,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英语来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神韵准确地表述出来。
三、积极开展非遗活动,加强学生思政教育
对于大学英语来说,其课程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融合非遗资源时就可以采取非遗课外活动开展的方式来进行。举例来说,高校可以举办知识竞赛、校园英语演讲比赛等非遗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于非遗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而且还可以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锻炼[3]。与此同时,在开展校园非遗活动时,高校还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以及英语专家来展开知识讲座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文化。除此以外,在非遗活动开展中,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在新媒体方面的特长,通过记录自己对非遗项目的研究设计和英语语言学习的结合来完成相应的作业或者是比赛,如短视频征集活动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活动中就需要查阅有关的资料,并且还需要深入了解非遗文化,掌握相应的英文翻译。在活动中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了解非遗文化,而且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英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应用英语来表述传统文化,进而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传承得以实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非遗资源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融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非遗资源中蕴含中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若是想要将非遗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就需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来展开探索,从中找到最佳的融合路径,这样才可以达到理想的建设效果,以此来落实高校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刘雪松.将非遗资源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0(01):107-110+140.
[2] 薛礼峰.将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 6(27):149-153.
[3] 杨梅,李静春,王婷.浅析基于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的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J].现代英语, 202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