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以舞蹈作品《祭礼长生天》窥探蒙古族长生天信仰的当代传承价值
摘要:长生天,别名腾格里,是蒙古族的宗教信仰之一。蒙古族舞蹈是其民族用来表达对长生天崇拜和敬意的重要方式,体现着该民族对自然环境和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本文以舞蹈作品《祭礼长生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宗教学与舞蹈学相关联的角度为切入点,对蒙古族宗教信仰中的“长生天”进行精神内涵,舞蹈文化形式,当代传承价值三方面的并置剖析,以此窥探长生天信仰在舞蹈文化创作与再生产,动作深层力结构对蒙古族舞蹈文化产生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长生天、宗教信仰、蒙古族舞蹈
一、长生天信仰在蒙古族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分析
(一)长生天信仰产生背景追溯
长生天,也被称为永恒的蓝天。因蒙古民族以苍天为永恒神,故谓“长生天”,是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最高神,此信仰最早可追溯到13世纪。在蒙古族的历史中,长生天信仰是在狩猎和游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蒙古族在原始社会面对着落后的生产力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气候,他们致力于追求一种永恒的力量来作为精神信仰,由此对自然心生敬畏,从而产生了自然崇拜,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原始宗教萨满教,通过萨满教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他们内心中对自然的恐惧也渐归于信仰带来的平静。
“长生天”代表着一种和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同时这种信仰也是统治者同一思想的工具,早在13世纪40年代已经定型,象征着成吉思汗家族在蒙古帝国中的统治地位得神灵庇佑,不可动摇,是蒙古帝国的思想基础,是巩固王权,同一思维的精神工具,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动下,这种信仰被传承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长生天信仰在蒙古族文化中的渗透与影响
1、神性化
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认知的片面,蒙古族人民对于自然现象的风雨雷电火等现象视为神灵的举动,这些神灵各司其职同一受至高神--长生天的引导,蒙古民族对这些自然现象敬重且畏惧,延伸出独特的神学观念。
2、生活化
价值观上长生天的信仰使得蒙古族对自然界的一切都怀有敬意。因此,蒙古族有着深深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十分尊重自然界的平衡。
文化习俗方面长生天的信仰使得蒙古族有着丰富的祭祀活动,如祭敖包、祭山神、祭水源等。这些祭祀活动都是为了祈求长生天的庇佑和保佑家人平安。
艺术领域上长生天的信仰也影响了蒙古族的文化艺术。如在音乐上,长调歌曲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之一,歌词多以描述自然景色、表达对长生天的敬仰为主。在绘画上,蒙古族的岩画、壁画等艺术形式也多以描绘自然界和与长生天有关的神话传说为主。
(三)长生天信仰与蒙古族舞蹈之间的内涵关系
在长生天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蒙古族宗教舞蹈展示的是积极的追求与纯粹的信仰,这种纯粹的爱扎根于蒙古族人民心中,表现在蒙古族舞蹈中,并且世世代代的演绎与传承了下去。
舞蹈往往能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由于大多数的民族舞蹈最开始都是为了表达人们最淳朴、最热切的愿望的原因,例如祈求风调雨顺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祝愿。而长生天信仰的诞生满足了蒙古民族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他们敬畏神力,以最虔诚的祷告求得神灵的赐福,在这种宗教观的影响下,蒙古族的舞蹈情感纯粹美好而热烈。
二、《祭礼长生天》透现的长生天信仰要素分析
(一)《祭礼长生天》舞蹈文化形式要素分析
作品《祭礼长生天》是浙江歌舞剧院中马跃为编导,刘福洋为舞蹈演员的蒙古族舞蹈题材的独舞,在2011年第8届荷花奖中获得了金奖。《祭礼长生天》以热烈奔放的风格彰显草原儿女对长生天的虔诚信仰,以最深切真诚的情感演绎了蒙古族人民对英灵的无限追忆。舞蹈中的动作模拟了祭祀的过程,如献上哈达、焚烧祭品等,这些动作都是蒙古族人表达对长生天的敬仰和祈求庇佑的方式。
(二)《祭礼长生天》动作深层“力”结构分析
朴永光老师在《舞蹈文化概论》一书中写到:“舞蹈动作的深层‘力’结构,是由情感、性格、行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构成。”
蒙古族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形式,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的情感和气质。情感与气质在蒙古族舞蹈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它们是蒙古族舞蹈的灵魂所在。蒙古族舞蹈中的情感表达通常是直接而热烈的,舞者通过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达他们的情感。
蒙古族舞蹈中的气质也非常重要,它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勇敢、坚韧和自信。在蒙古族舞蹈中,舞者通常会展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气质,他们的动作通常是豪迈而有力的,这种气质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豪迈和奔放。
然而,情感与气质在蒙古族舞蹈中的应用也需要进行反思。在一些蒙古族舞蹈中,情感和气质的表达可能过于夸张和做作,缺乏真实性和自然性。此外,一些蒙古族舞蹈可能过于强调技巧和形式,而忽略了情感和气质的表达。
(三)长生天信仰在蒙古族舞蹈文化再生产中的经济价值
长生天的信仰通过文化的再生产创造了众多的经济价值,如:书籍《狼图腾》,电影《长生天》,舞蹈作品《祭礼长生天》等等,以长生天为蓝本创造出的艺术文化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换而言之,长生天的观念推动了蒙古族草原经济的发展,为蒙古民族的艺术、影视、文学等多领域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范本。
在舞蹈文化再生产方面来看,以蒙古族舞蹈题材来看,众多的舞剧中都会出现祭拜长生天的一幕,已经成为了蒙古族舞蹈的特征之一,这说明无论时境如何变迁,这种对于长生天的崇敬都将流淌于蒙古民族人的血液中与灵魂中。这是他们生活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长生天信仰下产生的思想为原动力,催生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蒙古族题材舞蹈作品,创造了难以估量的精神与物质财富。
三、结论
长生天信仰体现了蒙古族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勇敢、坚韧、诚实、善良,以及尊重长辈、家庭和社会。长生天信仰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蒙古族人民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也有助于增强蒙古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因此,守护长生天信仰就是守护蒙古族的精神,这对于传承和弘扬蒙古族的文化传统、维护蒙古族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期刊]论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人性思考;韩婧芳;《内蒙古电大学刊》;2020-02-20
2、 [学术网文]TSZY132181021040195733;2018-12-31
3、 朴永光。舞蹈文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4、 [学位]21世纪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女性形象研究; 贾梦莹(导师:额尔敦);内蒙古大学,硕士(专业:艺术学理论);2018
作者简历:席崇文,男,2002年3月6日,山西,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