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生态文明理念下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谢旭
  
安家(建筑与工程)
2021年37期
深圳市天趣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森林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的一部分,其保护、开发与利用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与实施方法,对森林公园的美化、建设以及自然生态的恢复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良性作用。本文对生态文明理念下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引言

森林生态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新实践,已成为我国绿色健康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它的发展对建设“美丽中国”与“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发展森林生态产业不仅是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也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森林生态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生态老的服务活动,是林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1发展森林生态的有利条件

1.1森林景观资源丰富

森林公园森林茂密,草木繁盛。公园境内大量分布着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生植被带,林相错落有致,林内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十分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特别是公园内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楠竹林海,遍布山野、郁郁葱葱、气势磅礴。整个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自然、原始、古朴,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1.2生态特色条件突出

森林公园内森林原始幽静,林茂峰秀,绿韵,丹崖艳丽,植物种属多样,山峦四季常青,溪泉瀑布密布,湖碧波荡漾,竹禅养生文化浓郁,是开展山水养身、森林养颜、竹禅养性的绝佳场所。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超过10000个/cm3,具有很强的杀菌降尘、强身健体的功能,游客可以在山林间呼吸最新鲜的空气,在观景探景中濯净身心,或是登高眺望胜境、湖光山色,深切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生态理念对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启示

2.1完善基础设施条件

对于森林公园来说,基础设施主要起辅助作用。基础设施需求主要包括:娱乐设施的完整性、公共交通的完整性、医疗设施的完整性、引导标识设施的完整性。森林公园的公共交通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部分。内部交通主要涉及园区内的公共交通设施,外部交通主要涉及园区外的公共交通设施,园区应提供足够的停车位供乘车到达的人员使用,并建立几条连接重要节点的线路。医疗保健设施需要满足人们对生态的渴望,提供咨询、理疗和水疗服务。引导标识设施除了通过塑造关键标记物来日常指导和提高人们的认知映射能力之外,还希望对人类从事的生态活动和康复疗法给予解释,使他们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此外,人们希望在森林公园进行各种各样的休闲活动,对林地运动场所的需求较大。

2.2打造综合特色服务系统

考虑不同年龄的群体,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服务功能,开展一系列有吸引力的森林生态活动。在森林公园,身体亚健康的游客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森林景观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和森林健康管理设施对其康复的积极影响,重点建设森林浴场、森林疗养院、负离子吸收区、健康步道、休息区、娱乐健身设施,激发亚健康游客的康复观念。可以利用森林环境资源进行保健,如森林浴、温泉浴、负氧离子保健、植物精华保健、芳香疗法等。利用森林环境对相关疾病的康复和治疗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绿色疗法、森林寄宿、森林美容美体、心理咨询等。合理利用森林植物资源,根据其不同的食疗价值,烹饪出健生态生的食物,如食疗、茶疗等。以森林环境为基础,通过健康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以降低发病率,促进健康,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如散步、慢跑、登山、职业治疗等。充分考虑森林科普教育的功能,规划室内外了解和体验自然的设施和路线,以满足青少年和其他游客想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需求,培育森林文化,加深对自然的认识,接触和了解林区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而形成尊重、宽容、合作、积极的生活态度。

3城市森林公园相关案例分析

3.1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五环林萃路,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公园占地680hm2。其中南园占地380hm2,主要打造为奥林匹克中心,有体育馆、游泳中心等重要场馆;北园占地300hm2,主要打造为以自然山水、植被等为主的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为主的自然野趣密林。

3.2保护性设计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将“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作为三大功能定位之一。园区内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生态设计技术,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智能灌溉系统、生态廊道设计和生态地埋式垃圾桶设计等,园区内的建筑设计上也采用生态节能的方式。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生态设计中全面应用可再生能源以及贯彻生态节能的策略,使用绿色材料作为公园的建筑体系。在建筑中采用多样的节能方式,例如,光导照明、墙体保温、地热系统、太阳能光板等。在公园中建立自我调节、自我维护的高效生态水处理展示温室,公园内实现了雨水收集以及污水零排放,并利用再生水、地表径流、雨水等建立了循环再利用的水系统。

3.3北京中关村森林公园

北京中关村森林公园位于海淀区唐家岭,北邻航天城,东至京新高速,南接中关村软件园,公园占地面积340hm2。中关村森林公园以“生态、自然、绿色科技”作为设计主题公园在设计中着重营造“近自然”的环境,林地面积占到了公园面积的70%。公园由之前的“蚁族”集聚地建设成为了“城市含氧带”,成为了城区西北部的“城市绿肺”。

3.4

文化生态设计

中关村森林公园前身是在人口密集、环境恶劣的唐家岭城中村,在改造设计中“尊重场地,生态设计”,保留了村中的古井、建筑、老街、古庙、影壁、植物等历史文化的记忆,使人们感受到场地历史的气息,唤起人们对场地历史文化的回忆。

4森林公园建设发展研究

森林发展要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以利用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实现五女峰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图文介绍了五女峰的整体概况及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介绍了五女峰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提出要形成品牌优势,需分别从理念形象、视觉识别、行为规范、听觉识别4个角度出发策划其整体旅游形象。研究了五女峰森林公园游客的基本特征、行为特征、体验评价与认知等,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在对集安五女峰森林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及调研后,对其生态旅游资源构建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优劣势分析,为其生态规划提出了合理性的意见。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满足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人们大肆人为改造生态环境,很多动植物的生存都面临着挑战。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森林资源如何得到保护,环境如何能够进一步改善,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结束语

城市森林公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改善当前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必不可少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曾繁旭.基于生态保护的森林公园规划的几点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6):138+146.

[2]周晓,赵庆宇.基于整体发展的环城森林公园设计方法探讨——以江阴市环城森林公园规划为例[J].城乡规划,2018(04):68-75.

[3]许雅楠.沙漠森林公园规划设计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7.

[4]叶新才,袁春.森林公园规划中土地利用兼容性控制[J].林业经济问题,2017,31(02):162-166.

[5]金敏丽,徐斌.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森林公园规划的比较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7(04):41-4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