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

侯亚玲 于佳
  
安家(建筑与工程)
2021年2期

摘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目标,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混凝土结构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平台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引入BIM技术完成毕业设计等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1 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四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能力[1]。那么如何培养出优秀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呢,这是各高校目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所研究思考的问题[2]。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而高校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忽视这些实践教学环节,有必要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

2 实践教学环节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混凝土结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混凝土结构实验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加深理解理论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4]。但长期以来,对实验教学环节部分重视不够,实验仪器设备有限且复杂,学生人数较多,基本上是由老师操作演示得出结论的方式,并不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达不到理论知识巩固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2.2毕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

毕业实习是学生到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过渡[5]。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可拓宽工程视野与实践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与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但大部分学生对实习不够重视,有时弄虚作假,只是到施工单位盖了一个章,并没有实际去工地进行实习。或者实际去了工地实习,但由于工程项目具有工期较长,而实习周期短的特点,学生只能接触部分分部工程,同时企业出于学生安全的考虑,有时不安排学生去施工现场,主要以在办公室整理资料为主,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实际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从而实践能力难以得到真正的提升。

2.3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毕业设计是学生运用本科四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训练[6]。但由于毕业设计是安排时间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来完成,对于大部分学生同时还需要面临就业、升学等,导致对毕业设计花费的时间精力不够,完成的质量不高。

毕业设计内容大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容形式单一,且为虚拟工程,脱离工程实际,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仅仅仿照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指导书的设计步骤,生搬硬套,对毕业设计的理论知识和规范内容并未做到真正理解透彻,未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基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混凝土结构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3.1混凝土结构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

(1)创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

为了改变老师演示混凝土实验的这种教学方法,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实验项目,通过建立课下第二课堂的教学方式,学生可去选择感兴趣的试验项目来进行操作,参与整个项目的全过程。这样通过钢筋混凝土试件的设计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混凝土结构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钢筋混凝土试件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的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好地体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教学方式。

(2)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平台

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平台进行混凝土结构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可节约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及场地等资源,学生可自己动手建立和设计仿真模型,并进行模拟结构实验的全过程,可加深对实验过程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弥补了学生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中无法亲自操作的不足。

3.2毕业实习教学方式的改革

(1)重视前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环节

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实习包含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要加强组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的环节,做到大学四年不间断地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为毕业实习奠定基础,避免出现学生在毕业实习时进入施工企业实习无从下手,给企业留下实践能力差的印象,影响学生的就业。

(2)教师走入施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毕业之后,直接走上教学岗位,普遍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较强,但缺乏工程实践的经验。实习指导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到工程现场实习,参与实际工程施工,提升自身工程建设方面的经验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随时对学生进行实际指导与管理,也解决了企业对实习学生不方便管理的问题。

(3)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

许多施工企业出于安全责任的考虑,不太愿意接受实习学生,导致联系实习企业存在一定困难。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完成实习实践教学环节,高校可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互惠互利的模式,建立实习教学基地,使学生从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到毕业实习,长期与校企合作的单位建立联系。

3.3毕业设计教学方式的改革

(1)毕业设计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应与工程实例、就业方向紧密结合,突出应用型,重点提升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使毕业生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岗位能直接为企业所用。同时可把毕业设计提前,在大四整个学年完成,避免与就业、考研相冲突,为毕业设计提供了更多地时间来完成毕业设计。

(2)毕业设计与BIM 技术、PKPM软件相融合

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结构部分侧重于手算,计算工作量较大且易出现错误,一旦某个数据错误,后续相关连的数据将需重新计算,导致学生经常出现重复计算的情况,从而使学生丧失设计的积极性。利用PKPM软件来完成毕业设计结构设计部分内容,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能很快适应行业的发展。

4 总结

为了满足社会对于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土木工程在教学环节中应加强对实验、实习、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应用性,与企业紧密结合、协同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平台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引入BIM技术完成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志勇,姜慧,牛鸿蕾.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1):22-25.

[2]  苑迅,郭辉,秦昌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1-4.

[3]  周林聪,邱建慧.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4):130-132.

[4]  王萱.王晖.混凝土结构实验教学的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S2):235-236.

[5] 李丽民,陆仁强,刘卫东,罗雄文.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10):60-62.

[6] 杨永东.张振宁.滕尊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3):132-135.

作者简介:侯亚玲,山西工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工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岩土工程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