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关键思路分析

余仕春
  
中建知仓
2022年32期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工程投资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100

摘要: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改善了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实践中为了增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高效地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应了解与之相关的建设现状,积极探索专业性强的对策并加以使用,避免基础设施使用功能、乡村振兴发展等受到不利影响,打造好全新的农村精神风貌。基于此,本文将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对策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及农村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基础设施现状,灵活运用不同的对策,可使农村基础设施性能更加可靠,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拓宽新农村建设思路。因此,在改善农村建设状况、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建设现状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加以处理,防止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为新农村建设及发展效果增强中带来更多的保障作用。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概述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新农村建设状况,从建设过程严格把控、加强建设效果评估等方面入手,高效地完成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避免引发建设问题。同时,需要对良好建设理念的运用、设施性能状况的科学分析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进行综合考虑,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促使新农村能够处于良好的建设及发展状态,全面提高乡村居民的幸福感,丰富美丽乡村科学建设中的实践经验。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2.1缺乏长效管护机制

在促进农村建设事业发展中,水利及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实践中由于长效管护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不佳。具体表现为:(1)因对建设理念的及时更新、丰富实践经验及理论知识的整合利用等缺乏综合考虑,导致长效管护机制形成中得到的专业支持不足,降低了适用性,对农村水利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应用效果等产生了潜在威胁;(2)当长效管护机制实施中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会使水利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缺乏有效保障,具体的建设工作开展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阻碍着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基础设施科学建设及安全应用要求不相符,会加大建设问题发生的概率。

2.2建设中的管控体系不健全

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的考虑,在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既有的管控体系不健全,导致建设工作质量缺乏可靠性,会降低基础设施应用水平。具体表现为:(1)由于对科学建设要求、建设过程管控的重要性等考虑不充分,导致管控体系构建状况不佳,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果影响因素处理效率,降低了与之相关的管控水平;(2)当精细化管理及全过程控制方式高效利用考虑少,既有的管控机制不完善,则会降低管控体系的适用性,影响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的实现,细节问题处理水平也会有所下降。

2.3网络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受到资金投入不充分、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考虑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影响了丰富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无形之中降低了建设工作水平,影响着农村居民在网络化时代的体验效果。同时,由于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既是乡村振兴战略必不可少的要素,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当这类设施建设状况不佳、应用优势发挥不充分时,则难以满足农民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影响着网络化时代农产品的销售效果。

2.4专业人才数量有待增加

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专业人才建设及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性。实践中受到既有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建设工作高效开展要求的影响,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缺乏专业保障,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应用质量。与此同时,当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有所缺失时,将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致使基础设施建设中面临着更多的问题,教育事业发展效果、医疗水平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对策

3.1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为了增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需要确定好切实有效的长效管护机制。在其形成过程中,应做到:(1)注重精细化及创新理念的科学运用,考虑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效利用,为水利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效管护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依据,促使新农村建设思路更加清晰,避免基础设施应用中出现问题;(2)实施好完善后的长效管护机制,及时处理农村水利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细节问题,给予其建设质量提高中更多保障,拓宽新农村建设事业科学发展思路。

3.2健全建设中的管控体系

在应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高效完成管控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健全切实可行的管控体系。具体表现为:(1)充分考虑精细化管理方式的使用,并在全过程控制方式、完善的控制机制等要素的配合作用下,不断健全管控体系,促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能够处于可控状态,不断改善其建设状况,实现科学管控目标,避免引发基础设施应用问题;(2)当管控体系健全后,需要将其实施到位,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提高中带来更多的保障作用,满足管控计划高效实施要求,避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

3.3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满足农民在电子商务时代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增加新农村建设中的技术优势,应落实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此期间,需要做到:(1)结合新农村建设及发展要求,合理选用网络基础设施,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构建好信息网络系统,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带来更多的便利,拓宽新农村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农村的消费潜力及发展潜力;(2)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有利于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使新农村建设及发展效果更加显著,全面提升网络基础设施的科学应用水平,让广大农村居民在网络环境下有着良好的体验效果。同时,在性能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下,有利于实现新农村长效发展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增强中提供更多保障。

3.4增加专业人才数量

为了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展更具专业性,满足教育及医疗活动高效开展要求,需要增加专业人才数量。具体表现为:(1)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活动等方面入手,实现对教育、医疗等方面专业人才的科学培养,丰富乡村振兴发展中所需的参考信息;(2)随着专业人才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为农村教育及医疗事业发展中提供专业保障,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促使农村经济在未来实践中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切实保障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及农民富的发展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对策支持下,有利于实现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高效处理,避免它们影响范围的扩大,保持新农村良好的建设及发展状况,满足基础设施利用价值最大化要求。因此,未来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应给予设施现状分析及对策使用足够的重视,促使新农村建设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避免出现基础设施应用状况不佳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孙绍棠.长江经济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2,(05):184-187.

[2]袁丹丹.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J].农业经济,2022,(02):64-65.

[3]周建华,何婷,孙艳飞.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逻辑与路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94-9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