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在乡镇图书馆设计中融合“地域文化 ”与“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探究

黄浩 罗红秀
  
中建知仓
2022年43期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 611433

摘要:通过充分、合理引入地域文化元素,有效破解了长久以来乡镇图书馆室内设计存在的文化内涵缺失、设计个性不足等现实问题。同时在融入地域文化开展室内设计活动中,也为当前有效传承和提升地域文化的生命力提供了现实依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传播技术的出现和进步使各种文化加强了交流和融合,同时也导致了“文化趋同”现象,城市建筑及室内空间形式也丢失了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许多乡镇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一味追求“极简”、“现代”、“科技”,忽视了本地区独特的生存环境、地域文化等特点。本文将谈谈“地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乡镇图书馆室内设计,以及地域特色在乡镇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通过分析地方自然环境特征、提取地方文化符号、主题表现等方式进行乡镇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的创新探究。

关键字:新农村建设;室内设计;乡镇图书馆;地域特色(安岳石刻)

一、相关概述

1.新农村建设

根据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认真落实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全面发展新局面的意见》,特编制《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列如:坚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规划先行、多规合一,分类推进、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和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统筹推进城乡空间的开发、保护和整治,加强城乡规划衔接,坚持多规合一,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2.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经由相当长时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一种人文形态,受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政治、生产劳作等因素的影响,是人们长居一定地域范围内日积月累、代代传承发展而来,比如摊文化、福建土楼,岭南饮食文化等。这也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元的立脚点,差异性带来丰富性,是民族文化厚实的原始积淀。

3.地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文化同质化的趋势己经成为事实,乡村地区成为地域文化最后的庇护所。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是对乡村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一次挑战,也是其发展和发扬的一次良机。反过来,加强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新农村建设本身也有着深刻的意义。

二、地域文化元素在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1.乡镇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原则

1.1情感化设计理念运用

情感化设计是着眼于人们的喜怒哀乐等心理状态,重视人们的情感需求,以人为中心,创造出给人带来良好审美体验的设计。设计是人有意识的创造性情感活动,在室内空间中情感是直觉的、性格化的、主观的和心理的,设计的情感流露需要通过视觉化的体验和交流而获得审美愉悦感。

乡镇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应基于人本身的感官知觉出发,从材料的外型、质感和饰面的色彩等方面来营造空间,关注不同的空间的使用功能,充分满足乡镇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文化传播场所的使用需求,在功能区间和观展路线上设计得符合人们的参观心理。将技术和艺术高度融合,将情感融入设计,和参观者建立情感纽带,基于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唤起观者的潜意识情绪感受,引起共鸣。

1.2、沉浸式体验

沉浸式体验在心理学领域中指人们完全投入活动场景,忘记不相关的知觉感受,注意力完全集中,进入沉浸状态。它是一种积极、愉快的体验,个体进入其中不会觉得厌倦。科技的发展通过营造氛围、调动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让人们置身于一个虚拟世界,仿佛身临其境,从而获得沉浸式的愉悦感。沉浸式图书馆通过声、光、电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受众的视觉、听觉被全方位包围,提高受众的注意力,进入震撼的沉浸式享受。

2.乡镇图书馆中地域特色的表现

2.1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相结合

地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助推了地域文化差异的显现,因此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尤为必要,也正是自然环境不同形成了不一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各地的风俗习惯、民俗传说、文化渊源等社会环境各异。因此在进行乡镇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时,要先了解当地自然位置的特殊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民风民俗特色,兼顾乡镇图书馆所在地址的空间环境,尽量将室外风景与室内装饰相交融,就地取材,增强乡镇图书馆的游览体验。

2.2提取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是具有一定文化意蕴的标识,承载着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价值内涵,具有象征作用,是一个地域独特文化的精髓。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文化符号与地域互为关联,比如滕王阁与南昌、陶瓷与景德镇、兵马俑与西安、园林与苏州等等,符号是文化的抽象显现,一提到某个代表性符号,人们就会联想到其所属地域,符号渐渐成了地域形象的代言人。因此,地域文化经提炼、整合、变形形成符号,可以用作室内装饰元素,帮助营造地域文化氛围。

三、基于“地域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下乡镇图书馆室内设计创新

1.安岳县图书馆现状分析

1977年安岳县图书馆与县文化馆分离,成立安岳县图书馆。馆址在现普州广场。2002年,根据县人民政府的决定,为支持我县城市规划建设,因建普州广场,图书馆业务大楼拆除另选址重建。安岳县图书馆临时租用原信托投资公司办公楼坚持开展图书业务工作至2012年。2012年安岳县图书馆新馆建成,为广大读者全面免费开放。馆址在普州大道北段,规划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4000㎡,共四层,政府全额投资1500余万元。

2.地域文化在乡镇图书馆室内空间应用的设计

2.1保护并传承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越来越受到广大的认可,本课题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入手研究其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其研究的初衷就是对四川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论是对四川地域文化还是对其他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文物,都应该遵从保护这一原则。本课题将四川地域文化应用于室内空间设计中,关键在于立足于四川这个特定的文化大背景中,保护并传承四川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四川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提取出来并合理的运用到乡镇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中。

2.2地域文化独特性与大环境下的统一

一些代表性的建筑往往需要既体现地域文化又体现时代精神,采用现代建筑的理念从传统空间组合的原型中提取元素出来并通过直接运用或间接运用来体现出出地域性。用传统方式而又现代的手法创造出一个不失地域文化韵味的室内空间。

2.3实用与艺术相结合

首先对纹样的外轮廓进行提炼简化以及重构。采用抽象概括的方法,将莲花纹提取出来,提取后的纹样更加简洁,同时呈现出内收含苞待放的感觉,体现出华严洞纹样柔和雅致的特征。

2.4平衡地域文化的独特与大众下的审美

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避免重复性的浪费,在把握良好的设计进程中做到极大限度的节约资源。由于现在设计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崇尚地域文化,也有越来越多的室内空间设计中采用大量的地域文化装饰性元素进行室内空间的装饰,但是过多地域文化元素的使用会使空间显得过于繁琐或杂乱甚至会出现浪费资源的现象,

3.四川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与运用

由于四川特别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原因,使得四川地区的摩崖石刻随处可见,通常都以楷体和行体以及岩画的独具美感的线条保留下文人诗句及名人古迹,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将这种独特的书法艺术和岩画以新的形式运用到室内装饰中,既可以保留这种自然感,又可以使得这些书画艺术换发出新的生机。

4.地域文化在室内空间中的设计表达石刻文化的设计表达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来,乡村建设成为广受关注的民生话题,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乡村建筑设计案例,乡村图书馆便是其中之一。

乡村图书馆的设计不同于都市大型图书馆,除了建筑结构设计,其收藏书籍及展览方式等内在要素,也要根据读者群、周边环境、乡民生活习惯及周边乡村特色,有针对性、有差别的进行选择,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空置建筑或难以持续运营等问题。国外也有将地域文化设计进乡村图书馆的例如非洲的圆顶夯土结构的“郊区图书馆。

这是为纪念非洲古代和当代历史,在南非郊区建立的圆顶夯土结构的图书馆它包括一个博物馆和研究中心,占地面积在5400平方米左右,一层隐藏于地下,上层设计为纪念非洲传统谷物粮仓,而采用圆顶夯土结构,图书馆内部除了研讨室、阅览室、礼堂和展览空间外,还设有休闲咖啡馆和商店,满足读者群的休闲需求。整个馆场不仅保留了当地的地域特色还加入现代化的设计

而本次设计的安岳县图书馆中也采用了地域文化结合现代技术所设计例如在电子阅览室中,整体采用石刻中书画元素来进行室内空间的装饰,用自然的且具有时代感的石刻将空间营造出从古之今的艰辛的发展历程。电子阅览室中,正前方墙面上装饰上整面墙体的投影屏幕,播放该地区的历史发展历程及相关文化视频;下端则使用类似古代典籍的竹简立起十根柱,象征着文化的“贵而不骄,守之以谦,协和共进,以和系责”中的精神——“和”,在柱体上采用LED材质的灯体以线条的流动性进行装饰,给空间增添些许韵律美:右侧精品展柜中,以透明的玻璃为封闭材料,将分类的图书放置到陈列书籍的书架内,达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侧面墙体上,将石刻中的精美书法提炼出来用行书的字体及LED灯的材质表达出来,增加空问的现代感。

结语

针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文化旅游错位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发掘其自然、人文地域特色,提取文化符号,通过主题表现的方式,营造一个蕴味深厚、科技创新、充满人文关怀的空间,避免同类化、形式老旧、内容平乏的俗套。文化馆作为公共性较强的文化设施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要满足使用功能、审美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教育活动等功能,因此在材质、灯光、形式、色彩的选择上都需要多重考虑,它不仅要让乡镇村民有丰富的感官体验、空间有秩序性、还要承载集体情感和记忆。只有将地域文化、读者需求、自然资源、功能齐全等全部考虑在内才能设计出一个相对完美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鲁文婷, 裴昊. 浅谈地域文化在图书馆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 000(015):1-3.

[2] 鲁文婷, 裴昊. 地域文化主题在图书馆室内设计中的表达[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 2011(11):1.

[3] 张祥智. 地域文化的隐性表达——邢台市图书馆建筑设计[J]. 建筑技术及设计, 2008.

[4] 段伟. 赤峰地域文化视角下图书馆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设计[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36(5):5.

[5] 黄亚妮. 地域文化在乡村民俗室内设计中的体现[J]. 建筑发展, 2020, 4(8):33-34.

[6] 许立成, 任延安. 论高校图书馆在地域文化推广中的作用——以德州学院图书馆为例[J]. 图书情报研究, 2020(1).

[7] 孔一鸣. 基于地域文化保护的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 42(7):3.

[8] 孙超, 刘士莹.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地域文化推广研究[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2(1):4.

[9] 张鑫, 郭清秀. 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地域文化资源推广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学刊, 2022, 44(1):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