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

陈毅
  
中建知仓
2022年10期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现阶段城市逐步趋向于可持续化发展,为使建筑行业能够尽快实现节能增效目标,还需要结合绿色建筑理念与绿色施工手段,有序推进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基于此,本文以绿色建筑理念在装配式建筑技术中的应用积极作用为切入点,提出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分析绿色建筑形式内装配式技术应用要点及应用管控机制,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应用性帮助。

关键词: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当前建筑结构逐步趋向于装配式化转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效率大幅度提升。为使建筑行业能够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还需要将绿色建筑施工理念及施工技术应用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最大限度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材料利用率,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高质高效开展。

1 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重要意义

1.1 提升能源利用率

通过在绿色建筑背景下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能源利用水平,切实保障工程建设全过程综合效益[1]。装配式施工建筑中多使用无污染绿色材料,此些材料组装便捷,通常不需要再次加工,可切实保障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工作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需要将装配式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拼装,在此过程中能够减少现场施工流程,控制材料浪费问题出现,对保护周边环境意义重大。

1.2 增强建筑结构各项性能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各项性能会优于普通建筑结构。通过将绿色施工理念应用在装配式施工过程中,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绿色建筑构件的关联性,增强建筑工程整体强度,延长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保障建筑用户核心利益。

2 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流程

2.1 混凝土调配

着重关注混凝土配比,把控混凝土调配质量,确保混凝土配比科学合理,使混凝土构件的各项性能与实际要求相符。在调配过程中使用试验手段,明确各材料所需配比量。要求混凝土配置期间应当落实绿色建筑理念,选择环保性施工材料,从根本上提升材料利用率。

2.2 模具制作

在模具制作过程中,模板表面应当光滑平整,避免影响到混凝土浇筑水平。保障模板结构的稳定性与抗压程度,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模板变形问题[2]。结合混凝土装配式施工要求,控制模具使用次数,做好模具使用期间的检查工作,确保模具规格与实际应用效果与设计要求相符。

注重关注支模体系的质量监管工作,要求施工单位依照分层浇筑要求对支模体系进行计算验证,设置适宜的梁底模、侧模强度与变形量,并对支撑杆件强度、高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确保此些参数数值全部与设计要求相符后才可以进行正式施工。在模板搭设过程中,上下层的支撑需要位于同一位置,确保模板受力均衡。对拆模顺序进行调整,在保障混凝土结构稳定后才可以拆除模板。在能够保障装配式施工建筑水平的基础上,选择满足可循环利用要求的模板材料,如钢模板等,最大限度节约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实现绿色节能目标。

2.3 钢筋施工

如装配式建筑工程转换层的跨度以及受荷载力较大,内部配筋数量增多,还需要加强钢筋工程施工环节质量管控力度,切实保障钢筋骨架的稳固性,合理布置钢筋位置。

优化钢筋绑扎顺序,配合使用分层浇筑手段。在底部分层绑扎安装,底模铺设完毕后首先绑扎转换梁底部位的钢筋。为避免钢筋与转换层施工存在冲突问题,还可以在底部箍筋穿插到位后再立箍筋。明确每跨梁短钢管标高,并将该短钢管扣接在支撑架上,在钢筋位置矫正并通过复核后才可以拆除短钢管。

对装配式叠合面及保护层结构进行处理。为从根本上保障分层浇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混凝土浇筑环节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还可以在迭合面处采用梅花布置箍筋手段,增强混凝土结构整体性。

2.4 混凝土浇筑

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保障混凝土浇筑工作一次成型,在浇筑过程中不可中断。

混凝土需要采用拌合站拌合手段,用龙门吊分层浇筑振捣处理。要求浇筑顺序应当严格符合设计方案[3]。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需要在内模处留下料口。腹板浇筑应当从一端浇筑到另一端,分台阶浇筑,切实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承载力。

混凝土浇筑需要派遣专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检查模板及预埋件情况,针对模板内模、预埋件位移或松动问题,制定出专项可行的管控方案。在振捣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及时收面处理,确保梁板表面平整,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平滑。

在转换层大梁等钢筋密集部位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中,需要做好分层振捣工作,避免在振捣过程中出现漏振或者过振等问题。如钢筋较为密集处无法插入振动设施时,还需要利用人工钢钎进行细致的插捣,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混凝土表面压平后,还需要由专人进行洒水养护处理,覆盖塑料薄膜,使用保温材料。具体来说,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当立即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对难以覆盖到的部位进行及时保温与保湿处理。对于面积较大的屋面结构,需要进行全面浇水养护,并在适宜位置铺设优质保温材料,确保后期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实际要求相符。

3 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要点

3.1 可调式外挂架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配合使用适宜的辅助手段,进一步增强装配式构件安装质量[4]。新型可调式外挂架主要为L型转角板吊具。在吊装转角板期间,构件经常会出现损坏、弯折等问题。而通过使用L型可调试外挂架,能够有效控制转角板受到的巨大拉力,进一步增强转角板质量。

在可调式外挂架具体应用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对平板护角及与支架型号进行严格管控,选择适宜的钢筋护角结构,并在转角板各角处套上护脚,从根本上提升平面护角的循环利用效果。

3.2 套筒灌浆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节能性及环保性较为显著。为满足绿色建筑施工要求,还应当着重关注套筒灌浆技术的优化工作[5]。具体而言,套筒灌浆技术中的钢筋并不使用焊接方式,而是将浆料灌注在圆形套筒内,使钢筋形成统一整体。在浆料凝固后,钢筋接头可达一级标准。灌浆饱满情况及结构强度还需要采用合理方式进行检测,确保质量合格后才可以开展后续施工工作,避免在施工期间经常出现变更问题,导致施工材料被严重浪费。

3.3 加强施工管控力度

为使绿色建筑理念及绿色施工技术能够更好落实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着重加强施工全过程管控力度,制定出专项可行的绿色建筑管理体系。扩大绿色施工材料应用范围,从根本上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增强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生态效益。

4 结语

总而言之,为充分发挥出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优势,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具体施工要求,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下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方案。明确装配式施工各环节质量管控要点,着重构建起一支高素质施工团队,确保装配式施工工作能够在贯彻落实绿色建筑理念基础上有序实施,在推动地区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房怡.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J].砖瓦,2021(02):46-47.

[2]樊芳兰.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04):91-92.

[3]王刚,朱崇选,封月恒,袁军辉.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1):87-88.

[4]袁国良,李晓婧,王学刚,王泽力,袁兴栋.“新工科”教育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发展研究[J].科技风,2020(27):66-67.

[5]马祥.BIM技术背景下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融合发展的趋势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