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

禚洪瑶
  
河北广播电视报·时代论坛
2023年7期
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摘要:近年来,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更强调弘扬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语文课程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渗透与结合,能够不断引导学生接受先贤思想和智慧的滋润,增强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感和自豪感,进而自觉担任起传播及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与义务。因此,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将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所凝聚而成的智慧结晶,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象征,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人的文化素养、规范优化人的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发挥较为良好的引领作用,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因此,当前的教育教学中也更加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一、小学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识字是小学低年段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汉字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因此,识字教学中也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千年来,汉字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到小篆到隶书再到楷书、行书等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进而才形成了如今我国通用的汉字,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书法是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也是我国所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1]。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也是古人所应用的一种独特的文学表达方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也涉及了音乐、音韵等多方面,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当前的语文教材和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积累优秀的古诗词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学生情操,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板块,主要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前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如古诗词、汉字书法等等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占比相对较少,而课外阅读较为广泛,涉及的相关传统文化元素也会更加丰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应扩大阅读范围,将阅读教学延伸至课外,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传统文化相关素材文章的阅读,如唐诗宋词、古典名著、名家作品等等,丰富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使学生体会中华文化艺术的魅力[2]。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及语文学习的兴趣。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信息的传播,以及当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小学生能够接触到庞杂的信息,同时受到较多的西方和外来思想的影响,比较追捧流行文化,而对传统的文化兴趣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也缺乏探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语文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古代发明、展示传统音乐、讲述民间故事等等,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文化中也存在较多的具有趣味性和吸引人的内容和元素,将其渗透于教学中,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会提升,进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3]。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文化的发展与弘扬与教育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其教学中渗透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体现了语言教学的本质,同时又提升了传统文化的地位。在教学渗透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逐渐树立起文化自信与自豪感。一些良好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和表现,进一步促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三、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当前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授课,教学时多以教师单方面灌输内容为主,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新课标及教学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应对当前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和调整,以适应教学及学生的学习需求。部分小学语文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具体的教学设计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使得教学过程较为枯燥,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低,使得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中的效果有所降低。

第二,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与体系有待完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博大精深,涉及较为广泛的思想文化,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探索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其教学体系与内容缺乏完善性,教师也无法熟练地进行渗透与应用。例如,部分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学时,无法有效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进行联系,教学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也并未扎实,使得整体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知识教学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更加深入,学生的学习也受到一定限制。

结束语

语文课程学习中本就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要想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教学中,不断弘扬传统文化,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探索有效的渗透途径和渗透策略。基于此,本文提出贴近实际生活、创新教育形式、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和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几种策略,以期为当下的语文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C]//.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一).,2021:240-243.DOI:10.26914/c.cnkihy.2021.010200.

[2]管志英.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策略分析[C]//.对接京津——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315-1317.DOI:10.26914/c.cnkihy.2022.047794.

[3]王博娟.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思考[J].学周刊,2021(13):71-7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35.

[4]陈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观察,2021,10(11):114-116.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1.11.037.

[5]戴本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C]//.2020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20:281-282.DOI:10.26914/c.cnkihy.2020.054629.

[6]梁艳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C]//.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2020:244-246.DOI:10.26914/c.cnkihy.2020.00148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