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减”政策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沙马木各
  
河北广播电视报·时代论坛
2024年4期
四川省越西县板桥镇广河小学校 61665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趋势,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双减”政策强调“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知识、建立数学体系的关键课程,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教学过程,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双减”;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融合

引言

保学生在课堂上学足学好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一项主要举措。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因学情诊断缺乏精确性,学习任务缺乏互动性以及课堂练习缺乏实效性等,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不扎实。鉴于此,教师应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精准诊断学情,增强任务互动性,优化课堂练习,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学足学好。

1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机械,有的地方还很落后,部分教师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所讲授的知识只能局限于课本和教材,很少有教师会通过课外话题的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时教师很少与学生互动,大部分时间是在向学生灌输,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没有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没有自由思考的时间,课堂效率自然低下。其次,还有一些老师课堂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所提的问题没有启发性,不能够做到启发学生的思维,仅仅是一些机械的问答,学生也不能提起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课堂的气氛就比较沉闷,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也不会产生很强的成就感,而且没有被提到回答问题的同学,也不能参与到其中,只是以一个看客的身份旁听,这样课堂的覆盖面也比较窄,就会让数学课的效率大大降低,继而导致学习的效果也会不理想。学生在作业中和后续的练习中都会暴露出各种问题,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去额外给学生布置其他的学习任务,无形中就会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课堂的听课效率,这样相互影响,会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学生可能会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动力和兴趣。

2“双减”政策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

2.1合理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是一种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工具,是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呈现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及结构化的数字资源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呈现重点内容,使学生获得更直观、清晰的体验,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相较于其他教育教学资源,微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反复观看,能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推理”一课时,教师可以上传“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微课,让学生自主观察生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推理判断来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相关的推理知识,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2.2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质疑互动

启迪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条基本路径。当学生产生了疑问后,他们就会产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就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利用教学软件中的画图功能,向学生展示了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在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为什么要用底边乘高,而不用底边乘侧边呢?针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教学软件的交互功能,进一步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2.3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互联网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切实可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要结合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单,进行自主学习,这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直接讲授,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陷入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长此以往,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制作一个小视频,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知识,再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过关斩将”的游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翻转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4结合多元资源,做好课后服务

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整合多元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信息技术可以将分散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学习。在“双减”背景下,结合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后服务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必然。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积极搜集、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利用电子工具构建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清晰、系统的学习路径。针对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教材、网络、教育应用多个渠道搜集与当前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让教学省时、高效,还能让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富有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把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建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凤琴.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J].知识文库,2023(7):41-43.

[2]黄海霞.“双减”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J].天津教育,2022(35):114-116.

[3]贾守江.“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2):122-12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