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中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课程承载着传授知识的重要使命,还在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新时代;中职;思政课程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引领作用,确保思政课的全面开设和高效实施,同时要打造一支具备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以此来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要求凸显思政课程在中职学校德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如何有效地上好思政课,让其真正发挥实效,成为每位思政教师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
一、互联网+思政,紧跟时代步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也推动教育行业的创新和变革,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互联网技术的引入提升教学质量,更赋予思政教育新的生命。因此,现代思政课教师应该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运用“互联网+思政”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思政课程的深入发展。首先,利用网络平台中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具象化、生动化,增强思政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其次,借助先进的同屏技术,教师能实时展示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能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时性和互动性,也让学生在参与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思政知识。最后,构建在线教学互动平台,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提供一个自由、平等的交流空间,教师也可以更快速、便捷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实现个性化的指导和差异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政知识吸收效率。在中职教育的背景下,思政教学更应深度融入专业元素,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例如,智能制造专业,上思政课程时,需紧密结合该行业的特色,特别该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通过生动的教学材料,如,视频、图片、动画、电影片段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并理解诚信文明、敬业奉献、工匠精神等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智能制造技术带来的便捷和进步,更深刻地理解这份便利背后所蕴含的无数智能制造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坚守。还让学生知道智能制造行业是一个高度复杂和技术密集的领域,要求从业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二、经典教材+扩展,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面临众多成长的困惑,特别是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对此,如何让他们清晰理解并坚定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成长道路中的一大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发挥重要作用,会为学生提供看待世界的视角,为他们指明方向。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对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前提和基础,经过不断学习,将所学知识和专业结合,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力量。其中,教师要灵活运用经典教材,并结合实际情况,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扩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让他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勇往直前的勇气。
例如,在抗击新冠病毒的艰难时期,医护人员、政法干警、志愿者、以及快递小哥等平凡英雄,他们义无反顾地逆行出征,与病魔、病毒展开生死较量。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坚韧精神,是对中职阶段学生最好的现实教材。对于新一代的学生,他们个性鲜明,思维活跃,不走寻常路,这既是优势,也是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对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发挥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结合现实案例,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三观。特别是借助抗击新冠病毒这一生动的素材,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责任和个人担当的重要性。
三、讨论+分析,思辨中谋发展
思政课程的核心使命在于立德树人,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价值观。对此,“讨论+分析”的教学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享受学习过程,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在教学的开始,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每组固定的人数,并建立小组长负责制,来促进小组内的互助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教师设定讨论主题,引导学生自行搜集资料,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辩论以后,学生能深入地理解思政概念,同时增强思政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理论知识更易于接受和掌握。其次,课堂结束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在小组内发表看法并接受组员的评议,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最后,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深入剖析其中的思政内涵。通过结合实际,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应用,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之,新时代,社会和教育均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桎梏,创新教学理念和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全面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刘伟华,朱本雨.新时代中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品位·经典,2023(18):149-152.
[2]周爱霞.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究——评《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3(15):-I0016.
[3]孟磊,贾德辉.抗大教学模式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启示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23(3):1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