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摘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将现有的小学道法课堂变得更加高效、科学,是我国小学阶段的教育面临的重点问题。在传统的小学道法课堂中,其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偏理论化,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没有过多创新,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整体较低。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引言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学阶段的关键科目之一,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非常大的正向影响。而由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成长环境相对较差,客观生活环境也不如城市,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小学的教育水平也一直落后于城镇地区。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却也更加凸显出在小学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小学教师一定要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足够高效,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有更好的发展。
1创建高效课堂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效课堂把教与学结合到一起,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高效课堂讲究的是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觉投入学习中。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探究中可以深入课本,养成自主学习意识。(2)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构建高效课堂,可以达到教学的三大目的:一是教学变得更高效,学生从“承受式”学习变为“自主式”学习;二是开展素质教育,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肯学、会学、学会,培养终身学习意识;三是实现教学相长,满足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帮助其取得个人成就。(3)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是自己行为的主人,也是自身意识与活动的主体。高效课堂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然会想学、乐学。教师尊重学生的意愿,注重他们的学习感受,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参与的欲望。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状
2.1课堂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从现阶段的小学道法课堂现状来看,很多教师依然是按照传统的上课模式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于一些简单的概念性问题,一些教师则会以口头讲述的方式一笔带过,导致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没有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发展特点进行创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突显,因此无法在教学效果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且,在教师面对每年的新学生时,小学生在最开始会由于新鲜感和好奇心,在课堂中表现得较为活跃和积极,课堂参与情况较好,但时间一长,教师依然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授课,学生们则会迅速感到无聊乏味,不仅会对道法课程产生厌倦,严重时还会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此外,由于很多教师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其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会偏向于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上,忽略了实践教学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也不够深入,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灵活应用,有些青年教师虽然在教育思想上比较先进,在自己的课堂中也开展了一定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但大多数时候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学生学习还是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构建高效课堂。
2.2生课堂参与度不高
学生在道法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也是影响高效课堂建设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的各方各面对于中考和高考的关注程度唯有成绩,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也逃不开成绩的枷锁。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引导下,教师的教学重心基本集中在语、数、英三科,对于其他学科不仅家长、学生不重视,甚至于有些道法教师本身也没有对本学科进行过多的关注,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对学科重要性的错误认知和思想理念,严重影响小学道法课程的教学工作,其往往过于注重形式,对于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并没有过多关心,导致小学道法课程迟迟无法达到其应有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交流的桥梁,学生往往对教师处于绝对服从的地位,教师即权威,且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不善于、不敢和教师进行过多的交流,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更强,无法向教师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无法构建高校的小学道法课堂。
3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3.1设置课堂导入问题,开启高效课堂
设置课堂导入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够借助问题思考、分析与探究,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兴趣。同时营造活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与身边同学一起研讨。
3.2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相关知识的传播者、开发者,也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向标,要重视不断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促使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随之提高。此外,教师也要不断努力、认真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并加以运用,便于深入了解全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效果。学校也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育及培训活动,为一线教育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方法,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3.3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教学是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要义在于统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探究能力,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使学生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个人意愿、兴趣爱好等有基本的了解,进而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分层布置探究任务。
结语
总之,教育的发展不只是要求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要求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文化课程,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体现出来,而不是只关注分数的高低。教师应该通过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兰金忠.“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评价的改进策略探索[J].名师在线,2023(21):8-10.
[2]戚丽丽.“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J].新课程,2023(2):4-6.
[3]刘丹嵋.“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提升路径[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