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开展策略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多篇相关联的文章组合,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本文将针对一、二年级学生,探讨群文阅读的开展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寻求突破与创新。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在同一主题、同类体裁、语言风格或写作方法等多维度上进行阅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还能培养他们的阅读策略和思考能力。
一、主题式群文阅读,激发兴趣与探究欲望
理论:
主题式群文阅读,顾名思义,是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将多篇与之紧密相关的文章组合在一起,供学生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某一主题的内涵,还能通过多篇文章的对比与联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主题式群文阅读正好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案例:
以一年级学生为例,我们可以选择“四季变化”这一主题进行群文阅读。首先,教师可以选取《春夏秋冬》、《雪地里的小画家》等几篇与四季变化紧密相关的课文,作为群文阅读的素材。在阅读开始前,教师可以先通过生动的图片或短视频,向学生展示四季的美景,引导他们感受四季的变化。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春天和秋天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冬天为什么会下雪?雪地里的小画家们都画了些什么?”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比如播放四季变化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四季的美景和变化。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四季的理解和感受,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
通过这样的主题式群文阅读,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四季的变化和特点,还能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激发对大自然的探究欲望。同时,这种阅读方式也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阅读策略,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比较式群文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
理论:
比较式群文阅读是一种深化学生理解、锻炼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它要求教师在选择文章时,注重文章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异同,进而深入思考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通过比较式群文阅读,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鉴别能力。
案例:
以二年级学生为例,我们可以选择《狐假虎威》和《狐狸分奶酪》两篇课文进行比较式群文阅读。这两篇文章都以狐狸为主角,但狐狸的形象和行为却截然不同,具有鲜明的对比性。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先简要介绍两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注意狐狸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如“两篇文章中的狐狸分别做了什么事?”“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篇文章中的狐狸?为什么?”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两篇文章中的狐狸形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点。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狐狸的智慧和狡猾,同时也能意识到不同情境下狐狸的不同表现。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讨狐狸的智慧和狡猾是否都值得赞赏,以及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类似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比较式群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能在思考中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鉴别能力。总之,比较式群文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鉴别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并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让他们在比较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三、互动式群文阅读,提升合作与交流能力
理论:
互动式群文阅读是一种强调学生合作与交流的阅读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群文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入的讨论、分享与互动。这种阅读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案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适合群文阅读的主题,如“友谊的力量”、“自然之美”等。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群文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提供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文章,供他们进行阅读和讨论。小组成员需要共同阅读这些文章,并围绕文章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同时,他们也可以互相提问,解答彼此的疑惑,共同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为了增强互动效果,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间的交流活动。各小组可以轮流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分享在群文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与展示小组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通过这样的互动式群文阅读,学生不仅能够在合作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还能在交流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他们也能在团队合作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组织互动式群文阅读时,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还应关注每个小组的阅读进度和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吸收文章内容。
结论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通过主题式、比较式和互动式等多种策略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策略,并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让他们在群文阅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开忠.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学周刊, 2014(2): 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