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大思政课建设的初中英语“首课负责制”的实践与研究

胡波
  
河北广播电视报·时代论坛
2024年20期
新泰市金斗中学 2712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初中英语“首课负责制”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主要问题包括教师对“首课负责制”认识不足和思政元素融入不充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英语课文分析中融入思政教育、通过文学作品探讨社会问题等策略。通过这些策略,可以丰富思政课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首课负责制;思政教育

一、初中英语“首课负责制”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首课负责制”认识不足

“首课负责制”是一种教学理念,要求每天的第一节课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承担起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这一制度的认识不足,导致其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不足,一部分教师认为,思政教育应由政治课老师负责,英语课只需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这样的观念限制了思政教育在英语课中的有效融入,错失了许多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缺乏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导致了思政教育内容在课堂中的缺失或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往往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指导,教师在实施“首课负责制”时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将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英语教学,这种情况还导致了思政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二)思政元素融入不足

当前的初中英语教材和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还不够充分。尽管在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意识到在各学科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部分教师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和指导,难以在英语教学中自然地融入思政内容,使得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不佳。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常常面临困难。他们在备课时,常常找不到将思政教育与英语课程自然结合的方法。这种缺乏经验和指导的情况,导致思政教育在课堂中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尽管教师有意识地想要融入思政内容,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策略,往往难以将这些内容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另外思政元素的融入往往停留在浅层次,未能深入挖掘和探讨,使得学生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和认同度不高。教师在课堂上可能会简单地提及一些思政内容,但缺乏深入的讨论和分析,无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这些内容的内涵和意义。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容易对思政内容产生表面的认知,难以形成深刻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

二、加强初中英语思政建设的策略

(一)在课文分析中融入思政教育

教材本身并没有严格的课时安排,这就为教师的开放性教学提供了方便。在英语课文分析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加强初中英语思政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课文讲解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帮助学生从中体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讲解关于人道主义、和平与战争、环境保护等主题的文章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主题背后的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以《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这一单元为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英语教学。这个单元讨论了服装材料的来源和生产过程,利用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与之相关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对材料来源的探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用途,还能意识到纺织工业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课文分析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环保主题相关的写作任务,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例如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或者设计一个环保服装的广告,通过创作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能进一步思考环保问题,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些教学策略,在《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具体教学中,如果语法部分的内容较多,则可以单独安排1个课时,口语操作部分可以适当减少训练时间,这样松紧结合,更有针对性。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也是模块化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阅读方面选取一些关于旅行的短文或故事,内容可以包括旅行计划、旅游景点介绍等。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在写作方面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如撰写一篇旅行计划,描述他们最想去的地方以及理由,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应用这些语言技能。学生将书本识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文学作品探讨社会问题

通过文学作品探讨社会问题,是初中英语思政教育的另一重要途径。文学作品往往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态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教育意义。通过选取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帮助学生了解和思考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从而体会和思考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阅读有关贫困、种族歧视、战争与和平等主题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社会问题的成因、影响和解决办法,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通过文学作品探讨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作品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热情。通过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讨论其背后的伦理道德和人文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报告、角色扮演、主题讨论等活动,使他们在参与中加深对文学作品和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还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课堂讨论中,学生通过交流各自的见解和观点,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在碰撞中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思政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多样化的思政教育策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帮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结语

通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思政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多样化的思政教育策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帮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 王钟锐,李硕. 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现状与建设路径研究[J]. 科教文汇,2022(16):89-91. DOI:10.16871/j.cnki.kjwh.2022.16.026.

[2] 陈亚红.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 课程.教材.教法,2023,43(5):124-130.

[3] 王青. 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J].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26):26-30. DOI:10.3969/j.issn.1674-4632.2023.26.00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