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例谈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摘要:新高考改革引发关于教学方式的热烈讨论,进一步推动了教学创新进程。高中数学如何实现推陈出新,增强教学实效性成为关键问题。基于此,现结合新高考改革趋势,针对高中数学教学创新实践路径展开探讨。以期突破知识本位与经验主义的束缚,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促使学生能够从容应对新高考挑战。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高考;教学创新
随着人才需求的转型,引发关于基础教育新一轮的改革风暴,新高考改革的影响尤为深刻。新高考改革的持续推进,给教学带来了新契机和新挑战。高中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应紧跟改革趋势,加快教学创新步伐,增强考教的有效衔接,提升学生的新高考适应力以及竞争力。
一、注重夯基固本
新高考去除了偏难怪的题目,突出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力和运用力。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应将夯基固本置于首位,促使学生改变符号化的识记,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本质,达到学以致用的认知层次。教材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的重要驱动,引导学生读懂课本、读透课本,是教学指导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以“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教学为例,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贯穿数学学习始终,促使学生理解函数概念与性质是后续深度学习的基本前提。本单元涉及函数的概念和图像、函数的表示方法、单调性和奇偶性等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把握知识内容,让学生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首先,聚焦重要知识点的深入研学。高中数学知识深度显著提升,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教师改变“我说你听”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与探索全过程,达到加深记忆与理解的目的。例如,关于函数单调性的教学,教师先是展示不同的函数图像,让学生观察、提炼其中的变化规律,引出目标知识。此时,学生对函数的单调性建立了感性认识,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典型特例中总结一般规律,生成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的数学概念。其次,搭建知识结构的系统整合。本单元所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只有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点整合为有机整体,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灵活运用。教师引入思维导图梳理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搭建单元内容结构。在复盘与整合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跳脱表征看本质,提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层次。
二、聚焦能力提升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考查内容体现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素养立意底层逻辑。以往“就题论题”的肤浅学习方式难以适应新高考要求,教师需要从能力出发,优化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观。具体而言,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数学学习力。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对教师形成强烈的依赖,缺乏主动思考与深入探究的能力,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直接影响数学知识的内在吸收。针对此情况,教师采取先学后教的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的合作共学在前,点拨指导在后,既可以提升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向量加法教学,教师发布导学任务,包括探究向量加法的定义;由位移合成、力的合成探究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结合例题分析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明确学习任务之后,教师以优势互补为原则划分共学小组,引导学生以群策群力的方式完成任务探讨,得出统一结论,再根据共同问题展开集体交流,攻克学习重难点。其次,组织专题训练,提升数学思维力。虽然新高考数学命题方式发生改变,但是解题方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教师通过组织专题训练,引导学生在集中探讨中发现解题普适性方法,拓展解题思路。例如,新高考中结构不良问题的占比呈现上升趋势,教师设计一题多解专项训练,将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整体到一起,引导学生在实践与总结中发现一般规律,锤炼数学思维,提升解题能力。
三、支持个性发展
新高考的命题呈现梯度性,进一步强化了高考服务选才的功能。高中数学应顺应这一趋势,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设计的弹性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认知需求,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以“解三角形”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掌握解三角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解三角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解三角形向来是高考的热点与难点,教学质量关乎学生的高考竞争力。教师通过合理的分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找到最为适合自己的学习区间,提升数学学习自信,挖潜学习潜能。首先,层次的划分。分层是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手段,层次的划分不是根据某一次的表现随机划分,也不是以教师的个人意志为主导,而是在全面、深入收集学情,并从知识、思维、习惯等方面做出综合测评的前提下,合理的确定分层方式。例如,综合考虑学生各方能力,坚持由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三个梯队,以此作为组织差异化教学的依据。其次,分层指导。教师根据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理解力与接受力,组织相契合的层次化学习活动。例如,各方能力较为优秀的第一梯队学生以解三角形的变式练习为主,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培养创新能力。对于能力较为均衡,学习水平处于中间值的学生,则注重解三角形方法的指导,促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问题情境快速确定解题思路,提升解题效率。对于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以夯实基础为主,教学指导的重点在于辅助学生修补知识断层,完善解三角形的知识结构,搭建解三角形的基本方法。通过尊重学生主体需求,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获得感,为迎战高考赋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既要顺应改革趋势,又要关注学生主体需求,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采取多种方法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高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任雪华.新高考视域下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析[J].高考,2023,(36):108-110.
[2]李航.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探究[J].教育文汇,2023,(1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