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马文龙
  
河北广播电视报·时代论坛
2024年30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第三中学 843000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其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初中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这制约了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动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引言

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碎片化的教学思路,组织系统化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促进其学科素养的提升。初中历史实施大单元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教师需充分认识大单元教学的先进性,根据学生的多样性学习需求和差异化学习能力,科学规范地设计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引导学生系统掌握学科知识,提升综合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1大单元教学概述

通过对教学单元的整体设计和系统实施,实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单元教学具有以下特点。整体性。大单元教学注重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性。大单元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系统性,从课前预习、课堂讲授、深化学习到总结回顾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设计,确保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综合性。大单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2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学和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其中包括认识论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思想、构建知识结构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及情感教育的教学设计思想。从认识论的视角看待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阶段,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和自主学习。这种教学设计思想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构建知识结构的教学设计思想强调将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组织和整合。教师应该根据历史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和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结构。通过这种教学设计思想,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情感教育的教学设计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情感参与和体验,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形成对历史的情感认同和关怀。

3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3.1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

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是构建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关键步骤。例如对“三次科技革命”这一单元主题,教师可以明确定义其核心主题,如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工业、科技、信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学生在了解学习方向后能更集中精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教师可通过组织相关历史事件、概念和材料,构建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次科技革命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此外,明确的教学主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意识到所学内容与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息息相关。教师还可以将科技革命与其他学科如科学、经济、社会学等结合,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与科技的交织发展,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和科技素养。

3.2设立目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程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立一个学习目标,让学生依据学习目标自主地进行学习。设立目标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促进了大单元教学质量的提升。以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教学为例。人民解放战争实质是指国共之间的内战,教学内容包括内战爆发、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了提高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质量,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学习目标,如:“根据教材内容,试总结内战爆发的原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这个学习任务的设计,就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主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以此来促进大单元教学质量的提升。

3.3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

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是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需求,以及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结构的梳理和逻辑关系的构建,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帮助他们建立起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3.4实施多元化评价,构建教学评协同机制。

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是了解学生大单元学习效果的现实需要,在以往的单课时教学中,教学评价往往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仅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工具,未能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需要将评价融入教与学的全过程,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调节和激励功能,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

结语

总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要依据课程标准、立足教材章节、基于学生学情进行设计。初中历史教师应摒弃课时教学各自为政的传统观念,将课内课外相贯通,确定大主题,创设大情境,设置大任务,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力促教学评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黎英、张龙珠《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的大任务设计及其实践思考——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为例》,《福建教育》2023年第33期。

[2]赵启鹏《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年第8期。

[3]令狐克娅《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中学课程辅导》2023年第22期。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