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坚持“以生为本”理念,改革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

潘宇
  
河北广播电视报·时代论坛
2024年32期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457000

摘要:在当今时代,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思政课教学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价值观念乃至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挑战与新机遇,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我们旨在探讨如何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改革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将其应用于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中,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与价值引领的新型教学体系。我们将分析当前的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并深入探讨“以生为本”理念下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策略,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一、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局限性

当前,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内容仍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现实生活、学生专业及未来职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导致课程内容显得抽象、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教学方法上,多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学生需求与期望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对知识的渴求和获取方式也更加多样化[1]。他们不仅希望在课堂上获得理论知识,更期待通过实践、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生还希望思政课能够贴近自身实际,解答成长中的困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以生为本”理念引领下的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契合学生实际需求

“以生为本”的思政课教学改革首要任务是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应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实际,精选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前瞻性的教学素材,将党的创新理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社会热点问题等融入教学内容,使思政课更加鲜活生动。同时,注重挖掘学生身边的思政元素,如优秀校友事迹、校园文化活动等,作为教学案例,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例如,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教师可以引入近年来国家在科技创新、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看到理论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同时,鼓励学生围绕“我与祖国共成长”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变化、个人的成长故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从而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关键。教师应打破传统讲授式的单一模式,采用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体验、感悟、学习,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深化实践教学,丰富学生体验感悟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组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亲身体验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加深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学校应建立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机制,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品德、增长才干、服务社会。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旅行”,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地,通过现场教学、访谈老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同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会计专业学生可以参与“乡村振兴财务援助”项目,为农村提供财务咨询和规划服务,既锻炼了专业技能,又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四)实施生本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是检验思政课教学成效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2]。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和成长变化。同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明确努力方向,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

结论

总之,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深化实践教学、实施生本评价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未来,高职高专院校应继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邓安琪,邵晨. 论以生为本的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改革 [J]. 源流, 2024, (02): 21-23.

[2]宋瑞璇. 以生为本:提升职技高师思政课亲和力路径探析 [J]. 职业教育研究, 2023, (03): 85-90.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