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陶行知教育思想赋能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证研究
摘要: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其教育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的历史进程,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前瞻性的理论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智慧源泉。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陶行知教育思想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赋能学校教育管理,以期为推动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管理;赋能;实证
前言
陶行知教育思想以其强调实践、贴近生活、注重个性发展的特点,为破解当前教育管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也契合了新课程标准教育理念,受到了教育者和一线教师的推崇。本研究将通过多种方法,系统考察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实证研究,教师期待能够为新时代下学校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支持。
一、生活教育融入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兴趣与动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可以将这一理念融入课程设计,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实践性和情境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1]。
例如:在组织“健康上网”这一主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我评估并分享自己的上网习惯,包括上网时间、浏览内容、社交媒体使用等,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这一过程不仅能让学生意识到自身上网行为的问题所在,还能增强他们对主题内容的参与感和兴趣。接着,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如“健康上网计划制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周或一个月的健康上网计划,包括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选择有益的网络内容、设置屏幕休息时间等。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仅能学习到健康上网的具体策略,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模拟网络环境中的不同场景,如遇到网络欺凌、诈骗信息、不良诱惑等,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些问题,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家庭健康上网公约”的制定,让学生在家庭中也能实践健康上网的理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健康上网小达人”评选活动,表彰那些在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二、社会即学校,拓展学习空间与资源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张将社会作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丰富教育内容[2]。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校园的界限,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和知识面。
例如:在组织“关爱他人,勇担责任”校园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到养老院陪伴老人、为孤儿院的孩子讲故事、参与环保清洁行动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关爱他人的乐趣,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到当地的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与老人聊天、表演节目,为老人带去欢乐和温暖。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并学会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这一理念。
教师还可以结合校园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责任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关爱他人,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等。这些活动能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入思考、积极表达,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和关爱意识。例如,可以组织一次以“责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在准备和演讲过程中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自己在社会中应承担的责任。
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感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在家中主动承担家务、在社区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更好地将“关爱他人,勇担责任”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做合一,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原则,它强调教、学、做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通过亲身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组织传统文化文化周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任务。例如,可以让学生分组 选择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元素,如书法、国画、戏曲、民俗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展示。每组学生需要自主查阅资料、采访专家、实地考察,最终形成研究成果并在文化周上进行展示。这样的项目式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还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校可以邀请书法大师、国画艺术家进校园,现场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创作和国画绘制,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让他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实践体验活动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进行创意性的转化和创新。例如,可以让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数字绘画、3D打印等,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再创作,形成具有现代感的艺术作品。或者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故事改编成微电影、动画等,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这样的创新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还能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最后,在文化周期间,教师可以组织一系列传统文化主题的竞赛、表演和展览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成果的平台。这些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还能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研究结果表明,将生活教育融入课程设计、拓展学习空间与资源以及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教学策略,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学校管理的效能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不仅验证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也为新时代下学校教育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参考文献
[1]胡凌云.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优化学校教育管理[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03):115-116.
[2]朱婷婷.人本理念下陶行知教育管理思想探析[J].生活教育,2022,(06):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