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优化策略与实践

林丹
  
河北广播电视报·时代论坛
2024年33期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西小学 518000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小学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尤其在语文教学方面,如何优化大单元教学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主题为中心,综合性、系统性地整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优化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评价机制的完善。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旨在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研究发现,通过优化大单元教学,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的研究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实现“双减”政策的目标贡献力量。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优化策略;实践探索

引言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教育界面临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双重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亟需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以主题为中心的综合性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因此,探索在“双减”政策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的大单元教学,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大单元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教师在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整合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为此,本文将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探讨在“双减”政策下优化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力求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指导。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化

在小学语文的大单元教学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成功实施的基础。教学目标不仅要符合课程标准,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以下是优化教学目标的几个策略:

1. 聚焦核心素养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将核心素养作为导向。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还要引导他们体会诗词所蕴含的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2. 分层次目标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设置分层次的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置较高的目标,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应设定相对简单且可达成的目标,帮助他们逐步提高。

3. 关注过程与结果

教学目标不仅应包括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在教学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在参与讨论、合作学习等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内容的整合

大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内容的整合。在“双减”政策下,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课程整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以下是课程内容整合的几种策略,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说明:

1. 主题统整

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内容统整。

以“自然”为主题,教师可以选择与自然相关的诗歌(如《春晓》)、散文(如《春天的故事》)和小说(如《小王子》中的自然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散文中的描写手法,以及小说中自然与人物的关系,帮助学生在多样化的文本中理解自然之美,增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悟。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自然探索”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所见的植物和动物,并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跨学科融合

通过跨学科的内容融合,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讲解植物生长的相关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入科学知识,安排一次“植物生长实验”。教师首先在语文课上介绍相关的课文内容,例如《一颗种子的旅行》,然后在科学课上进行实际的种植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语文课上撰写观察日记,描述植物的变化,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3. 实践活动融入

将实践活动与课程内容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节日文化”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春节的庆祝活动。活动前,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春节的起源、习俗和相关文学作品,例如《年俗散记》。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参与制作年糕、写春联、表演舞龙舞狮等,通过亲身体验来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春节体验的作文,巩固所学知识,并锻炼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双减”政策下,创新教学方法是提升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几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说明:

1. 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主题项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主题为“书香校园”的项目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阅读相关的活动。首先,学生可以分组选择一本书进行深入阅读,并进行讨论。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书籍推荐海报”,然后在校园内进行展示,邀请其他同学参与投票,选出“最受欢迎书籍”。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表达和设计能力。

2. 游戏化教学

将游戏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词语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词语接龙”游戏。学生围成一圈,依次说出一个词,要求下一个学生说出一个以该词最后一个字为开头的词。例如,如果第一个学生说“苹果”,下一个学生可以说“果汁”。为了增加趣味性,教师可以设定时间限制,并在游戏中加入小奖励。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增强了他们的词汇记忆和运用能力。

3. 情境模拟

情境模拟是一种通过创造真实情境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学习课文《小红帽》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分为小红帽、狼、奶奶和猎人等角色,进行情节重现。教师提前准备好简短的剧本,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情感。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评价机制的完善

在小学语文的大单元教学中,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于推动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几种评价机制的优化策略:

1.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持续性评估的方法。教师可以在大单元教学中,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关注他们的参与度和表现。通过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其不断进步。

2. 同伴评价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同伴评价,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评议彼此的作业或表现,通过同伴的视角让学生获得新的见解和反馈,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3. 综合性评价

综合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应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社会能力。在大单元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设计综合性评价项目,评估学生在整个单元学习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合作能力和创造力等。

结束语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机制,教师能够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研究表明,优化大单元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未来,教师在实践中应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慧.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统整教学策略——以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 25(5):84-86.

[2] 吴茂娟.分析·建构·进阶·评价: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整体设计新路径——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下第四单元为例[C]//2022年度“粤派名师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优秀论文集(二).2023.

[3] 朱秀丽.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策略运用[J].启迪, 2022(23):58-60.

[4] 蒋辉.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3(6):139-141,15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