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艺术歌曲《玫瑰三愿》艺术特征分析
摘要:《玫瑰三愿》为黄自先生所创作,是20世纪30年代艺术歌曲领域中具有显著代表性的作品。该曲不仅在当时达到了艺术歌曲创作的高峰,而且至今仍广为流传,经久不息。本文对词曲作者、歌曲创作背景以及对这首艺术歌曲情感表达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自身的演唱经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更好地了解《玫瑰三愿》,挖掘它的艺术含义,并能在实际演唱中得到实践,也望能够为同类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情感表达
一、《玫瑰三愿》歌曲概述
(一)词曲作者简介
作曲家黄自,名今吾,籍贯江苏省川沙县。黄自先生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杰出的音乐理论家、教育家及作曲家。早年,黄自赴海外深造,专攻作曲技艺,学成归国后,他积极投身于音乐教育领域,在多所知名音乐学府担任教职,致力于音乐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为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龙七,本名龙沐勋,字榆生。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在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担任过多年的职务。早年他很荣幸能够接触到黄侃先生的指导,之后又前往上海,在朱祖谋的指导下深造。龙榆生在词学上的卓越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两位大师齐名,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词学大家之一。他编撰了多部重要的词学著作,如《风雨龙吟室词》《唐宋名家词选》以及《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等,不仅给当代文坛带来极大的启发,也给历史留下宝藏般的文化财富。
(二)歌曲创作背景简介
《玫瑰三愿》诞生于1932年6月,正值中国社会深陷战乱泥潭,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各类矛盾冲突异常尖锐之时。当淞沪战役的烟雾消失,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教师龙七走进校园,看到满地凋零的玫瑰,他的心中充满了悲伤和不舍,于是他拿起笔,挥洒着墨水,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的歌词。黄自先生随后谱成了曲,歌曲刻画了一位柔弱却坚韧不拔的女性形象,她不屈于命运的枷锁,内心深处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渴望,期盼着来自外界的温暖与关怀。乐曲中,情感与景象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通过赞美与感叹交织的旋律,婉转而深刻地传达了知识分子对国家沦丧、家庭破碎的深沉忧愤与无尽感慨。整首曲子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令人回味无穷。
《玫瑰三愿》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独唱曲,黄自先生通过精湛的演奏技巧,将小提琴和钢琴的协奏融入到了整首歌曲中使演唱既有旋律性,又有节奏性,并且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歌词的内涵。此外,他还运用了和声和伴奏技巧,让整首歌曲更加生动。
二、《玫瑰三愿》作品的情感表达
《玫瑰三愿》作为一首广受欢迎且历史悠久的艺术歌曲,其歌词以精炼而意蕴深远的表达方式,生动描绘了一幅“碧栏杆下绽放的玫瑰”的鲜活画面,令人仿佛身临其境,目睹其美丽与雅致。《玫瑰三愿》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技巧,赋予了玫瑰花以生动的生命力,让它不再是静默的花卉,而是能够倾诉自己心声、表达深切愿望的生灵。
“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宛如一幅细腻的画卷缓缓展开于眼前,仿佛看到玫瑰花在悄悄地绽放,仿佛少女亭亭玉立于精致的围栏之畔,沉醉于那份不言而喻的优雅与美好之中。如果是为了描绘映入眼帘的景色,那么一句足矣,但是作者不仅重复了这句话,并且在旋律上逐渐升高,情绪更加饱满。笔者认为,两句“烂开在碧栏杆下”,第一句像是在诉说玫瑰花的美丽绚烂,第二句是这一部分歌曲的高潮部分,在谱子上标注了一个渐慢的高音,就好比看到一片片凋零的玫瑰,令人心碎,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悲凉,伴随着悠扬的曲调,沉浸其间,令人沉醉其间。
《玫瑰三愿》这首歌曲中在描述玫瑰花时,应使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而随后提及的“三个愿望”则应以第一人称来表达。第一愿“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仿佛是玫瑰花在诉说“我本无心惹尘埃,奈何风吹尘埃来?”为何那些冷酷无情的风雨,如此残忍地摧残着我?第二愿“我愿那爱的多情游客莫攀摘”,在歌曲中这句是弱起弱收,不仅是在表达心中的期许,更像是深沉的恳求,我本应如绚烂多彩的烟火般尽情绽放,但恳请你们,莫要因一时喜爱之情,而将我这未竟的绚烂轻易折断。第三愿“我愿那红颜长好不凋谢”是为玫瑰自己而许下的愿望,经历万般磨难,受到妒忌的摧残、任意地摘取之后,仍然怀抱着希望。这三个“愿望”,看似是作者对“玫瑰花”所寄予的深深期许,实则蕴含着作者对眼前这片饱经风霜、满目疮痍的祖国的深切渴望与期盼。对战争阴霾早日散去和祖国未来的憧憬与希望的热切祈愿。
“好教我留住芳华”将“玫瑰花”的三个愿望变成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它们构筑出作者深厚的情感,也成就了“玫瑰花”的完美结局。“玫瑰花”所许下的三个愿望,不过是引人入胜的序章,而此处,才是作者情感的高潮与终极归宿。先前的哀叹、祈求在此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坚定的眼眸与不屈的信念。这份坚定之中,又蕴含着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淡淡哀愁,让人感受到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交织。
先前的悲伤与期待,在这一瞬间仿佛被风吹散,渐行渐远。相反,那双深邃的双瞳,洋溢出顽强的毅力,熠熠生辉,令人敬畏。在这份坚定的背后,还隐藏着一种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淡淡哀愁,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一种既强烈又细腻的情绪波动,引人深思。
三、总结
玫瑰三愿——祈愿仇恨勿过度泛滥;期许爱意不过于沉溺;祈愿世间美好得以永恒留存。作品以一朵玫瑰之祈愿为轴心,巧妙穿插诸多珍贵情感——感怀、渴望与憧憬,层层深入,情感递进,词曲之间交相辉映,相辅相成。为演唱者铺设了一条明确的情感脉络,使其能在如此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基底上,回溯往昔,融合当下,进而展开富含个人独特见解的二度艺术创作。
作为一名演唱者,演唱的过程既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诠释一首歌,我们需要仔细研究其原始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通过分析其所传递的信息来更好地了解这首歌。同时,我们还需要把我们的个人经历和心得与这首歌的意境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展现出这首歌的魅力。
在学习一首新作品时,应当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深入理解和分析该作品,不能只考虑声音位置够不够高,喉头有没有稳定,或者气息有没有一个好的支撑,却忘记了情感的表达。本文旨在通过笔者个人的理解和演唱经验,为声乐学习者们呈现一个全新的视角,深入探索《玫瑰三愿》这首经典之作。期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激发大家对于这首歌曲更深层次的感悟,同时也为大家在演绎与欣赏这首作品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参考文献
[1]罗汉.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演唱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23.
[2]徐晶媛.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演唱技巧研究[D].延边大学,2022.
[3]项鸿恩.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演唱的二度创作[D].中北大学,2022.
[4]徐悦.论歌曲《玫瑰三愿》演唱的情感表达与技术运用[D].河北大学,2020.
[5]马若云.黄自艺术歌曲声乐演唱研究[D].兰州大学,2020.
[6]王慧漪.黄自艺术歌曲演唱技法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9.
[7]柳倪.黄自三首艺术歌曲的演唱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