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路径

叶芯雨
  
河北广播电视报·时代论坛
2024年39期
成都七中英才学校 610051

摘要:本文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发展目标,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文章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实践策略,包括优化教材内容以贴近时代精神、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整合信息技术以提升教育效能。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本研究旨在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助力培养有德行、有才华的新一代公民。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路径

引言

在新阶段的教育征程中,“立德树人”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核心导向。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承载着传播文化和道德规范的关键角色。然而,如何将立德树人理念深度融合至日常教学之中,既是教育者的职责所在,亦是对教育智慧的考验。本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实践路径,以期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1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义

新时期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语文不仅仅是文字和语言的学习,更是思维能力、审美品味及人格完善的全面培养过程。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写作、戏剧表演等,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通过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学会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抗压能力和适应力,为今后面对生活的挑战做好准备。激发学习动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高质量的语文教育能够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成为自我驱动、持续成长的社会成员。“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贯彻实施,不仅关乎个人的健康成长,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2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挑战

2.1融合课程内容与时代精神

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材应不仅仅是传统知识的传递,更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全球视野。然而,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理念有机地融入到具体的课文讲解中,使之既不显得生硬又能够触动心灵,成为一大挑战。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每一课的内涵,寻找与现代价值观念的连接点,通过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例子来诠释,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和时代的脉搏。

2.2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节奏。传统的“一刀切”式教学方法难以激发所有孩子的学习热情。因此,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这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项目制学习等,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自由探索中发现自我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筛选出高质量的学习材料,避免信息过载;如何利用技术工具促进师生互动,而不仅是单向灌输;如何保障网络安全,防止不良信息的影响,这些都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课堂形式,拓宽学习空间,但关键在于掌握好度,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提升教学质量,而非成为干扰因素。教师应当成为数字时代的导航者,引导学生安全、高效地遨游知识海洋。

3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路径

3.1强化经典阅读,厚植文化底蕴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精心挑选富含正能量、体现真善美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组织定期的诵读活动、诗词大会等,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文字之美,体会情感之深,逐渐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读后感,开展班级读书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让书香校园成为育人的沃土。

3.2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打破传统填鸭式的授课模式,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多种新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比如,围绕某一主题或故事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亲身体验其中的人物情感和道德抉择,从而深化理解,强化记忆。这种体验式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双重发展。

3.3强调家校共育,营造和谐环境

家庭是儿童性格形成的第一个重要场所,学校与家庭的密切合作对于学生品德养成至关重要。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开设线上家长学堂,教授科学育儿理念,增进亲子沟通技巧,让父母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共同营造温馨、支持的成长环境。此外,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活动,如亲子阅读日、志愿服务等,加深对孩子学习过程的理解,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3.4开展社会实践,强化社会责任

理论联系实际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环保行动、文化遗产保护等公益活动,让他们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践行所学,培养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公民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观察生活、服务他人,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成长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结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是贯穿于教育始终的根本任务,小学语文教育尤其重要。通过优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科技赋能,可以有效推进这一理念的落地生根。未来,教育者应持续探索,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下一代,共同绘就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 吕迎春.亚太教育,2023(14)

[2] 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类教学的实践. 黄春娇.亚太教育,2023(17)

[3] 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刘文军.西部素质教育,2020(05)

[4] 价值共创视角下小学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实践——以清华附小成志教育立德树人校本实践为例. 梁营章;刘震.中国教育学刊,2022(07)

[5] 立德树人,成人成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吴楠楠.华夏教师,2020(0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