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人工智能在幼儿教育中传承粤语童谣的创新实践与成效分析

杨欢浓
  
河北广播电视报·时代论坛
2024年42期
江门市教育第一幼儿园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逐渐深入,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粤语童谣作为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难度和现代化教育方式的挑战。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幼儿教育中传承粤语童谣的创新实践及其成效。通过结合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互动式学习等技术,人工智能为粤语童谣的教学与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粤语童谣的文化价值与教育意义,接着阐述了人工智能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案例,最后评估了该技术在提高儿童语言能力、文化认同感及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实际效果。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粤语童谣的传承中具有显著的创新作用,有助于增强幼儿对粤语的语言感知力、文化归属感,并提升教育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关键词: 人工智能,粤语童谣,幼儿教育,文化传承,创新实践

引言

粤语童谣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信息,是粤语地区特有的语言艺术形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粤语童谣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尤其在幼儿教育中,许多孩子由于语言环境的变化和家庭教育的差异,往往难以接触到纯正的粤语童谣,这影响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一、人工智能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1.人工智能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中国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幼儿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智能教育设备和软件在市场上不断涌现,帮助教师和家长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AI能够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在一些知名的智能教育平台中,AI系统能够根据儿童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推送适合的教育资源。像“宝宝巴士”这一平台,通过其智能教育应用,借助AI技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发展提供内容定制,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2.人工智能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语音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幼儿语言学习中,尤其在拼音、发音和口语表达方面,AI的作用尤为突出。中国的“讯飞听见”平台利用其语音识别技术,在幼儿语言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平台通过AI技术分析儿童的语音,能够识别发音准确性并进行即时反馈。这种即时反馈机制帮助孩子纠正发音错误,减少了教师和家长的干预时间,提升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类似的语音识别技术还能够根据儿童的语言能力逐步调整教学内容,从基础的音节到复杂的句子,都能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

3.人工智能与传统教育模式的融合

在传统幼儿教育模式下,教师通过讲解和互动帮助孩子学习基本知识,而AI技术的引入使得这种模式得到了创新与拓展。平台“腾讯云课堂”提供了智能教师助手,帮助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师助手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轨迹和参与度,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更有效地提供教学支持。在这一过程中,AI辅助系统不仅能够识别孩子们的学习困难,还能够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促进孩子们的思维发展。通过这种融合模式,孩子能够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体验到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同时,AI技术还能够在一些简单的任务中替代教师完成,如语音指导和作业批改,从而减轻教师的负担,使其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复杂的教学任务和个别辅导。

二、人工智能在粤语童谣传承中的创新实践与效果

1.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粤语童谣教学

粤语童谣的传承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如何帮助儿童准确掌握粤语发音。语音识别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展现了强大的潜力。通过“讯飞语音识别”系统,平台能够对孩子的粤语发音进行精确识别,并提供实时反馈。该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模型,不断优化对粤语语音的理解能力。在一些应用中,儿童可以通过与虚拟角色互动,唱粤语童谣,系统则实时评估其发音准确性。如果孩子发音不准,系统会自动提醒并提供正确的发音示范。这种互动模式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语言感知能力,还能通过不断练习巩固其记忆。

2.互动式学习平台在粤语童谣中的应用

互动式学习平台是将人工智能与儿童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手段。许多教育平台将粤语童谣融入到互动学习内容中,使孩子们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语言学习。“宝宝巴士”平台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平台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粤语童谣融入其中,儿童通过与屏幕中的虚拟角色互动,不仅能学到粤语词汇,还能在互动中理解粤语的语法结构和发音规律。通过智能化的学习路径,平台能够根据儿童的学习表现推荐适合的童谣。孩子们在唱歌、模仿和游戏中学到语言,增强了对粤语童谣的认知和兴趣。平台的AI系统会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推荐适合的歌曲或故事,并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点。

3.人工智能在粤语童谣传承中的教育成效分析

AI技术的介入在粤语童谣的传承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乐学”平台,研究者分析了多组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学习粤语童谣后的语言能力变化。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追踪儿童的学习轨迹和进步情况,发现与传统教学相比,AI辅助的教学方式更能够引发儿童对粤语的兴趣,并提高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特别是在早期语言学习阶段,使用AI平台进行粤语童谣学习的儿童,在语言学习的主动性和准确性方面表现更好。家长和教师也能通过AI分析工具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调整教育策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结论

人工智能在粤语童谣传承中的应用,显著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推动了粤语文化的现代化传承。通过语音识别、互动学习平台等技术,AI为儿童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互动化的学习体验,有效解决了传统语言教学中的许多局限。孩子们通过与智能平台互动,不仅能提高粤语发音的准确性,还能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粤语童谣的兴趣和认同感。研究表明,AI技术在提升语言能力、文化传承和学习兴趣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尤其在儿童语言的发音、理解和表达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将进一步优化其在粤语童谣教学中的应用,推动更多儿童接触并掌握粤语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李华. (2021). 人工智能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 31(4), 68-72.

[2]刘晨. (2020). 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语言学习辅助系统研究. 教育信息化, 28(5), 42-46.

[3]张蕾. (2022). 人工智能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应用——以粤语童谣为例. 民族文化研究, 16(3), 34-40.

[4]周琦. (2023). 幼儿园粤语教育创新探索——基于智能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教育科学论坛, 14(2), 58-6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