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探讨
摘要:审题能力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关键。因此,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学生审题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抽象性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审题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审题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准确理解题意、分析条件、找出解题关键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重要性
当学生见到题目时,第一步就是要对题目进行审题,然后通过阅读题目,列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需解决的数据参数。在审题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全面整合,之后才能理清题目中的大致含义和解题方向,最后才能做出来。审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解题的大致方向,找出问题中能够运用到的知识,并运用对应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在审题的时候,如果有一丝一毫的疏忽,看错了或者遗漏了一个问题点,都会造成计算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有很大的出入。正确的审题技巧,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节省解题的时间,还可以通过对题目所考知识点展开详细的分析,可以快速地将题目关键信息整理出来,这样不但可以节省答题时间,还可以提升答题的准确率与效率。如果学生的审题能力不强,那么在解答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将题目中的有关问题和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地罗列出来,这样做虽然也可以成功地解决问题,但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在考试过程中,每一分钟都是十分珍贵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审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审题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小学教学中审题能力的培养方式较为单一。通常采用传统的讲解、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缺乏对学生审题能力的针对性训练。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数学,难以有效运用审题技巧,导致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
2.2缺乏审题技巧
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往往准确把握题意。这学生缺乏系统的审题技巧训练。在审题过程中,学生难以区分题目中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导致解题思路混乱,最终解题错误。因此,加强学生审题技巧的培养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3.1强化基础知识与概念
强化基础知识与概念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基石。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必须牢固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原理和术语,因为这些都是理解和解答数学题目的关键。同时,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也是提升审题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数学题目往往包含大量的文字描述,其中不乏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语句结构。如果学生的词汇量有限,就可能无法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从而影响解题的准确性。因此,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融入语言教育,尤其是数学专用词汇的教学,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阅读数学故事书、数学日记写作、数学诗歌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兴趣,同时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2划出题目重点,确定解题思路
对题目的判断与解决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在审题过程中,必须多读,多看,多思,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题意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迅速得到正确的答案。在学生阅读题干的过程中,老师要着重强调题目的重点以及题目中的关键字,让学生找出什么是重点,什么不是必要条件,这样可以更精确地回答问题。如今,许多学生在遇到应用题的时候,都会感到手足无措,难以厘清自己的思路,对题目篇幅太长,无法找到关键字,无法正确地理解题目的含义。这是由于学生对情境中的语言不了解,认识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解题思路。由此可以看出,在阅读的时候,只要仔细地审阅题目,抓住重点,抓住关键字,就可以很轻松地把解题的思路理清楚,从而把问题给解决掉。
3.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审题错误
小学数学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审题习惯,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把握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这样就能避免学生在判断题目时出现失误。首先,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好的书写习惯。使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能保证他们的字迹清楚,试卷整洁。在每天批改作业时,教师要仔细地观察学生的作业,发现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其次,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对题目进行仔细审阅的习惯。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先看清题目的要求和条件,然后才能进行作答。
3.4化错为宝,注重传授审题技巧
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和技巧对提升解题能力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却忽视了审题技巧对解题的重要性。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审题方法,使其学会按照正确的步骤审题。具体来说,教师在指导学生审题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寻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做好标注,让学生深化对其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同时,鉴于部分学生习惯阅读完题目后不加思考便直接作答,导致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印象模糊,解题时出现写错公式、抄错数字等情况,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对审题过程进行复盘,对解题思维查缺补漏,以强化审题能力。教师还可将学生的错题用于审题教学,化错为宝,帮助学生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掌握审题技巧。
3.5灵活分析,重视运用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数学里的哲学,具有抽象性和指导意义,由数学事实、理论知识概括而来。数学思想无论是在新知讲解中,还是在解题教学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问题包含多个数量关系,而有些无关的数量关系会干扰学生的解题思维,部分审题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因无法避开干扰而走进思维误区。对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时,应积极融入数学思想,指导学生结合解题要求,灵活运用数学思想展开分析,以便在优化审题效果的同时提升解题效率。
结语
总之,审题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高效解题,还能促进其逻辑思维、批判性思考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正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启迪与智慧(教育),2022,19(3):25-25.
[2]韩唤弟.抓审题,明题意——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策略[J].教师,2023,28(7):53.
[3]郭文明.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3,16(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