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生活实践的农村小学六年级道法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谭佐
  
河北广播电视报·时代论坛
2024年47期
湖南省临湘市文白中学 414300

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小学道法与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一种基于学生实际生活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和法治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基于生活实践;农村小学六年级道法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引言

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面临着资源有限、师资力量薄弱等挑战,特别是在道法与思政课程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因此,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生的创新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基于生活实践的农村小学六年级道法思政教学模式意义

基于生活实践的农村小学六年级道法思政教学模式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这种教学模式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法律原则融入到具体的生活中去,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加深理解和认同。例如,通过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学生能直观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内化成自己的行动准则。通过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形式,学生有机会将所学应用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如参与社区清洁、关爱老人等活动,这不仅能锻炼他们的社交技巧,还能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共同探讨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增强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这种合作式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在稳定和谐的环境下成长,同时也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成长背景,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对于农村地区而言,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种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减少对物质条件的依赖,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教育效果,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基于生活实践的农村小学六年级道法思政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有效路径,它既注重学生的知识习得,也关注其道德品质的塑造,对于推动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提升青少年整体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

2基于生活实践的农村小学六年级道法思政教学模式现状

2.1实施程度与覆盖范围

目前,基于生活实践的农村小学六年级道法思政教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正处于初步尝试阶段,部分地区已取得显著成效。许多农村学校开始意识到将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重要性,并积极引入该模式,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省份的一些试点学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总体来看,这一模式的普及度仍有待提高,西部及边远地区受制于资源限制,实施程度不一,部分地区甚至尚未启动此类教学改革。

2.2教师专业发展状况

教师作为新模式成功推行的关键,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部分农村地区的教师虽然接受了相关培训,但受限于自身教育背景和实践经验不足,他们在创新教学方法、设计生活实践类课程等方面仍面临一定挑战。此外,缺乏持续的专业发展支持也是制约教师能力提升的因素之一。理想情况下,教师应当定期接受培训,保持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思考并实践。

2.3学生反馈与成效评估

从已有的实践中可以看到,基于生活实践的道法思政教学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学生们普遍表示,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到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能够将书本知识与日常体验相结合,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在一些实施较为成熟的学校,学生不仅在道德认知、法治意识上有所提高,还在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方面展现出显著进步。不过,成效的具体量化数据和长期跟踪研究还有待完善,以便更准确地评价模式的整体影响及其可持续性。

3基于生活实践的农村小学六年级道法思政教学模式策略

3.1利用本土资源,贴近生活情境

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作为教材,将课堂延伸到田野、村舍中去。例如,在讲解“环保”主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观察乡村河流污染情况,讨论塑料垃圾对农田的影响,并引导他们参与清理活动。通过亲手操作和亲身感受,学生们能更直观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内心的责任感。

3.2结合乡土文化,培养道德情感

其次,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故事、民俗习惯等,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比如讲述关于诚信的故事《曾子杀猪》,让学生们了解诚实守信的价值;或者通过分析传统节日中的礼仪习俗,如春节拜年、清明祭祖等,来强化家庭和睦、尊敬长辈的社会伦理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3实践导向,强化行动力

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清洁、关爱老人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组织一次为村里孤寡老人送温暖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也能促进其社会责任感的发展。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得到全面提升。

3.4家校共育,构建良好氛围

最后,加强家校联系,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定期召开家长会,分享学校教育理念,邀请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来,特别是在道德教育上给予更多支持和指导。比如,通过家庭教育工作坊,让家长们了解如何在家教养孩子正直善良的品质,形成家校一致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生活实践的道法思政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有效提升了农村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加强教师培训,推广此模式的应用范围,为更多农村地区的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的路径选择. 管晓莉.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2023

[2]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六年级思政课. 钟华.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2024

[3] 用好思政课堂 推动思政课建设——新结构教学评范式实验研究. 邝伟东.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2024

[4] 小学思政课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开展的策略. 任志英;王艳丽.新时代青少年政治素养提升与跨学科课程融合研讨会,2023

[5] 以小学思政课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孙洁.新时代青少年政治素养提升与跨学科课程融合研讨会,20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