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STEM教育理念逐渐被引入到小学科学教育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融合STEM教育理念,设计并实施小学科学跨学科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跨学科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此类实践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本研究为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STEM教育理念;小学科学;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教育领域开始探索新的教育模式。STEM教育理念作为一种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跨学科教育理念,逐渐被引入到小学科学教育中。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融合STEM教育理念,设计与实施小学科学跨学科实践活动。
一、创造有趣的学习情境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创造有趣的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关键。STEM教育理念强调实践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动画、虚拟现实技术等,展示科学现象和原理。这些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例如,在教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展示地球的运动轨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实验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亲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实验,如静电实验、浮力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游戏元素融入科学教育中,创设寓教于乐的学习情境。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科学问答游戏或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二、提出启发式课堂问题
在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科学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提出启发式课堂问题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学现象和原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问题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同时,问题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索性,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寻求答案。例如,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绿色植物能够制造氧气?”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其次,教师应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追问和反问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当学生给出初步答案后,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是这样?”或“还有其他可能吗?”等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和探索。这种追问和反问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融合多学科知识
在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科学跨学科实践活动应注重融合多学科知识。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科学现象,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例如,在探究“桥梁的设计与建造”项目时,除了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外,还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桥梁的承重能力,或者如何利用工程技术优化桥梁的设计方案。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还能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形成更完整、更系统的认知结构。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在探究“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主题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生物如何适应各自的环境,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食物链关系。这样,学生就能在实践中发现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科学世界的奥秘。
四、分组合作与展示
分组合作与展示是STEM教育理念下小学科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分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而展示环节则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在实施分组合作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有效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同时,教师要明确每个小组的任务和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和责任。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协调,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展示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如报告、演示、展览等。通过展示,学生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收获,同时也能从其他小组的展示中获得启发和借鉴。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表现。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设计与实施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教育模式不仅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也为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融合STEM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跨学科实践活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夏俭, 冯凯. 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活动的教学实践——以“蚕桑文化”为例[J].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24, (10): 74-76.
[2]林信扬. 在实践活动中推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J]. 小学科学, 2024, (15): 88-90.
[3]张明明. 小学科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究[J]. 基础教育研究, 2024, (14): 68-71.
本文系福建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KT23081)阶段性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