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主题语境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对话课的实践探索
——以六年级下册Unit 3 Part A Let’s talk为例
摘要:在基于主题探究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此文从研读单元内容提炼主题意义、立足学生主体制定教学目标、依据目标导向设计教学环节以及优化评价体系等,将教学评一体化真正落实到对话课教学中,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育人效果,助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题语境;教学评一体化;对话课教学
对话课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对话课教学效率,实现真实对话情境,提高学生御用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即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教师要把教学活动、评价任务与主题语境有机结合起来,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以目标导向、以学生中心、“教学-学习-评价”互为补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致力促进学生特色成长。
一、探究单元主题,准确提炼教学主线
基于单元话题整体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文本之前了解文本内容产生的原因,铺垫必要的情感体验,激活相关旧知,推动学生对教材文本主题意义的探究。因此,教师在进行对话课教学设计时,要深入探究与提炼单元的主题,并基于主题的意义,挖掘教材中和主题相关联的信息,提炼出教学的主线。
如在PEP《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 A Let’s talk课例中,教师围绕单元主题“holiday”,提炼出主线share holidays,课堂教学围绕这个主线,设计出分享”the teacher’s winter holiday——John’s holiday——Mike’s summer holiday——my...holiday的活动层层推进教学,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使他们习得的语言及时得到了真实的运用,进而潜移默化地逐渐提升英语的综合语用能力。
二、立足学生主体,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基于学情的精准教学,才能让目标有效落地。教学目标的制定最忌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拔得太高,学生掌握不了,太低,学生吃不饱。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立足学生主体,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性进行有效的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求知欲较强,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喜欢与人分享,有较强的表达交流的欲望。能对事物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初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如在课例中,教师根据单元的主题语境holiday,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再进行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最后是创设教学活动和设计评价任务。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谈论别人的假期活动过渡到分享自己的假期生活。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伴随着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多元评价,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依据目标导向,创新设计教学环节
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为教学目标服务,确保活动的有效性,让评价任务和教学效果有据可依。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要立足主题语境,以学生为中心,在提升教学设计站位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学习的活动设计,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语用支架,助力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一)依托课前导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课前导学是有效预习的方法之一。有效的预习是指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如在课例中,教师让学生观看微课“Vicky’s winter holiday”,完成相应的导学单。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对话课中,恰当地利用课前导学,可以确保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能对知识充满兴趣,激发探索的欲望,从而在教室的引领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话题学习氛围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教学活动氛围。教学情境通常由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人物、事件、所承载的主题意义和学生的生活产生关联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构成教学活动的氛围,让学生在真情实感中感知、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探索与发现这些知识的使用场景,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
如在课例中,“holidays”这个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围绕“share our holidays”这一语境,从教师的假期生活,引出John’s holiday,再过渡到介绍Mike’s holidays,最后过渡到描述学生自己的假期设计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统一的、真实的、具体的语境中,根据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对情境进行描述。
(三)搭建语用支架,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新课标的出台,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处于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者,对他们来说,达成英语学习语用输出的最大难点是如何在有限的词汇下,用适当的句子和文本结构,形成有逻辑的表达去介绍事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语言支架,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抓住核心的知识,明确本课时的语用话题,在新授、操练巩固和拓展环节提升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完成对英语学习的记忆、理解、输出和迁移,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优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特色成长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学、学习、评价在目标的统领下的“三位一体”,确保教学目标通过指向目标的教学活动与评价活动加以落实。运用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 让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处理和调整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目标。融合具有激励性的、多元性的评价,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让他们在评价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激发探索知识的欲望。运用表现性评价发觉学生自身的潜力,让学生更积极、更自信,更加主动地探索“如何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结束语
基于主题情境的对话课教学更有意义,围绕主题情境设计的课堂活动更加有序,学生也乐于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主题语境,确立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设计,把评价活动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教育部.
[2]赵霞,金万芝.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探究[J].教学与管理,2023,(14):40-45.
[3]高红娟.对话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6):75.
[4]冯文显.浅谈如何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2,(Z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