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王信香
  
河北广播电视报·时代论坛
2025年9期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 276700

摘要:为探究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以七年级人教版教材为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变式教学在概念教学、例题教学、习题训练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发现,通过概念变式多维解构、例题变式举一反三、习题变式分层拓展,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解题能力,强化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训练,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落地实施。

为探究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以七年级人教版教材为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变式教学在概念教学、例题教学、习题训练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发现,通过概念变式多维解构、例题变式举一反三、习题变式分层拓展,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解题能力,强化思维训练,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变式教学;教学策略;七年级人教版​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素养。这意味着教师需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寻求既能让学生理解知识体系与思想方法,又能激发其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变式教学正是顺应这一时代需求而兴起的创新教学方式。它通过对数学概念、习题等进行非本质特征的变换,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本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摆脱题海战术的困扰,切实减轻学业负担,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一、概念变式:多维解构,深化知识理解​

概念教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变式教学能通过改变概念的非本质属性,帮助学生精准把握本质特征。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需在主动探索中构建知识体系,而概念变式正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有效途径[1]。在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材中,有理数概念是学习重点,教师可利用概念变式教学,呈现丰富多样的实例。如先展示 “+3、-5、0.25” 等常规有理数,再给出 “-7/8、0” 等易混淆数,通过追问 “分数与小数如何统一为有理数?0 为何属于有理数?” 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此外,将概念置于数轴情境中,以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改变点的位置与标注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有理数的分布特征。通过这种多维变式,学生不仅能清晰界定有理数概念,还能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学习实数等概念奠定坚实基础。​

二、例题变式:举一反三,提升解题能力​

例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关键环节,运用变式教学可实现 “以例带类” 的教学效果。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设计的例题变式应贴近学生现有水平,同时具有一定挑战性,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2]。以七年级人教版《一元一次方程》章节例题 “3x + 5 = 17” 为例,教师先带领学生掌握常规解法,随后进行变式。将方程变形为 “3 (x - 2) + 5 = 17”,引导学生思考去括号步骤对解题的影响;再变为 “0.3x + 0.5 = 1.7”,让学生体会小数系数方程的处理方法。在变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结构变化与解法之间的关联,总结出一元一次方程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 1” 的通用解题步骤。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例题变式,学生能够摆脱对单一例题的依赖,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习题变式:分层拓展,强化思维训练​

习题是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载体,分层变式习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七年级人教版数学课后习题教学中,教师可将习题进行梯度设计[3]。以 “线段与角” 章节习题为例,基础变式题可改变已知线段的长度或角的度数,让学生重复运用测量、计算等基本方法解题,巩固基础知识;中等变式题可将线段或角置于组合图形中,如让学生计算多个角组成的复杂图形中某个角的度数,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角的和差关系等知识;拓展变式题则可引入实际应用场景,如让学生根据地图上的角度和距离信息,计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在习题变式训练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解法,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以独特的方式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为学生搭建了主动探索知识的桥梁。从有理数概念的深度剖析,到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思路的拓展,再到线段与角知识的实践应用,变式教学贯穿教学各环节,切实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变式教学将不断创新发展,教师可进一步挖掘其潜力,结合更多教学理论与现代技术,使其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持久活力。

参考文献

[1] 赵晓旭.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0):107-107.

[2] 张玉言.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外交流.2021,28(2):1579-1580.

[3] 罗晓丽.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1(63):66-6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