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钟 会
  
河北广播电视报·时代论坛
2025年14期
高县翰笙小学校 645155

摘要: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当前,传统写作教学存在模式僵化、内容空洞等问题,导致学生写作兴趣不足、创新思维受限。本文从情境创设、素材积累、文体创新、多元评价四个维度,系统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践验证,提出“情境激趣—素材奠基—形式创新—评价赋能”的教学路径,旨在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然而,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调查显示,43% 的小学生存在“提笔恐惧症”,72% 的教师依赖“范文模仿法”,85% 的学校采用“扣分制”评分。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规范轻创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写作内容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表达。

1、情境创设:激发创新思维的兴趣引擎

1.1 多媒体情境:视听结合唤醒感知

多媒体情境能够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元素,将抽象的写作任务具象化。例如,在“未来的交通工具”主题写作中,教师可播放《星际穿越》中的太空飞船片段,引导学生观察飞船的外观设计、动力系统、功能特点,并提问:“如果未来交通工具能穿越时空,你会如何设计?”这种视听结合的情境创设,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1.2 角色扮演情境:换位思考拓展思维

角色扮演情境能够让学生通过模拟不同角色,体验多元视角。例如,在“校园新闻报道”写作中,教师可设定“小小记者”情境,让学生分组采访同学、老师或家长,记录他们的兴趣爱好、梦想追求等。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不仅能够积累写作素材,还能锻炼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例如,一名学生在采访中了解到同学“想成为宇航员探索宇宙”的梦想后,以《我的太空之旅》为题,创作了一篇充满科幻色彩的作文。

2、素材积累:夯实创新思维的认知基础

2.1 海量阅读:构建语言与思维的“双螺旋”

阅读是写作的基石。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海量阅读,积累丰富的词汇、句式和表达技巧。例如,低年级可从绘本、儿歌入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以简洁的文字搭配生动插画,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兴趣;中年级可引入童话、寓言,如《安徒生童话》拓宽想象空间;高年级可涉猎经典文学作品的简易版本,如《西游记》儿童版,学习复杂句式与谋篇布局。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结构布局、修辞手法,并鼓励他们在写作中模仿运用。

2.2 观察日记:捕捉生活中的“微光”

观察日记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每天记录生活中的新奇发现,如“蚂蚁搬家”“雨后彩虹”“树叶飘落”等。通过长期观察,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学会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2.3 实践活动:体验式学习深化认知

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化对事物的认知。例如,教师可组织“小小菜市场”活动,让学生在买菜过程中观察商贩的吆喝、顾客的讨价还价,感受市井烟火气。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以《菜市场见闻》为题,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积累写作素材,还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

3、文体创新:拓展创新思维的表达空间

3.1 续编故事:延续经典,创造新篇

续编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狐狸和乌鸦》故事教学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续写故事:“当乌鸦叼着肉再一次遇到狐狸时,会发生什么?”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结局。

3.2 图文创作:跨界融合,激发创意

图文创作能够打破传统写作的单一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意。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一幅图片或一段视频,创作一篇图文并茂的作文。例如,在《桂林山水》图片教学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山水美景,创作一篇《我心中的桂林》作文,并配以简笔画或水彩画。这种图文结合的创作方式,能够让学生从视觉和文字两个维度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3.3 跨学科写作:融合知识,拓展视野

跨学科写作能够让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到写作中。例如,在科学课上学习了“植物的生长”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我的植物朋友》为题,写一篇科学小论文,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发现和科学思考。通过跨学科写作,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4、多元评价:赋能创新思维的成长动力

4.1 过程性评价:关注思维发展轨迹

过程性评价能够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发展。例如,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写作草稿、修改痕迹、小组讨论记录等,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和创作思路。在评价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表达,如“你的比喻非常生动,让人眼前一亮!”“你的观点很独特,值得深入探讨!”这种过程性评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

4.2 多元主体评价:构建多维反馈网络

多元主体评价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得反馈。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互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换作文,相互阅读、评价。在互评过程中,学生既能学习他人的长处,又能从不同角度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可邀请家长、社区人士等参与评价,构建多维反馈网络。例如,在“家乡的变化”主题写作中,教师可邀请社区老人分享家乡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从老人的讲述中获取写作素材,并邀请老人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

4.3 创新导向评改:激励突破常规

创新导向评改能够激励学生突破常规,勇于创新。例如,教师可在评价标准中设置“创新加分项”,对学生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创新表现给予额外加分。例如,在“我的理想”主题写作中,一名学生写道:“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情绪调节师’,帮助人们管理情绪,让世界更美好。”这种独特的立意和创意表达,教师应给予高度评价和鼓励。

结语

情境创设、素材积累、文体创新、多元评价是培养小学生写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策略。通过“情境激趣—素材奠基—形式创新—评价赋能”的教学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J]. 李新春 . 教师博览 ,2024(30)

[2]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牛莉花 . 甘肃教育研究 ,2024(15)

[3]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J]. 方醒 . 河南教育 ( 教师教育 ),2024(0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