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候中英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28期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0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政治引导,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要注重以思政教育为导向,结合高职生的思想观念与认知特点实施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让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内涵,以全新视角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构建出良好的育人平台。基于此,本文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导向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进行分析,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在新时代环境下,高职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具备创新技能的优质人才,这就要求学校采取科学高效的方法进行管理,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面对的是新一代年轻人,他们成长于多元文化环境下,思想方面较为独立,在面对问题时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但同时他们的年龄较小,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对此,学校要注重创新教学管理工作,以思想教育为导向,从理念与内容等多个方面入手,有效提升管理质量。

一、思想政治教育导向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落实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作为培育优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当下,要加强对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要注重发挥思政教育主导价值,引领学生价值观念,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奠定学生良好素质基础。对高职生来说,高职以思政教育为导向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稳定的校园环境,维护好校园秩序,同时还可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以更加合理的手段进行管理,为学生发展所服务。因此可以说,结合思政教育理念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对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促使学生符合人才培养需求。

(二)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改革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视,通过多项政策制度推动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入手,深刻落实新的社会价值观念,让学生具备与时代相符合的思想观念。通过思政教育手段实施学生管理工作,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思政教育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以此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效果,提升学生管理质量。

(三)有利于塑造学生价值观念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所处的环境社会属性不断凸显,呈现出多样化的价值取向,这一外部环境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造成一定影响,促使学生在价值目标选择上产生迷茫。对高职生来说,多样性与多角度的文化元素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但同时也会对学生的价值目标选择造成影响,容易导致他们出现缺乏理想追求,对个人发展定位不准确等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会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对此,学校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面入手,以更加创新等方式进行引导,以此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实施管理,让学生实现健康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导向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原则

在管理改革工作中,学校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积极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需遵守以下原则:一是社会性原则。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属性较强,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对学生的行为规则、专业学习等方面进行管理,同时还要注重管理学生的思想认知与品德人格等,结合学生的综合发展实施管理。创新学生管理工作需要遵循社会性原则,在学生个人发展基础上,引进社会、企业等相关内容,结合此方面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念。对高职生来说,他们未来会进入社会面对多元化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学校管理工作要与社会大环境衔接起来,从新时代角度分析管理内容,注重合理引导学生。二是对等性原则。学校在管理工作中要注重遵循对等性原则,管理工作人员要定位好自己的身份,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独立发展。三是科学性原则。各项工作的实施要具备科学性。管理工作本身是围绕学生的一切所开展的,创新管理工作也要立足学生的特点进行,所选择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内容等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规律,以科学的管理方案培养人才。

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一)确定学生思政管理工作定位,保障学生成长质量

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组织形式多样,思政教育工作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其要顺应时代发展进行不断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确定好工作定位,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性。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特点进行创新,通过多样化方式端正学生的品行与意识,让学生能够自主约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实现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为其未来就业发展提供保障。学校在实施学生管理工作时,要正确认识到思政教育的价值,借助思政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教育内容,促使学生思想理念保持先进性。在此过程汇总,教师要主动肩负起自身责任,认识到精神是行为的向导,积极落实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以此确保学生思想的先进性,让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思想更加成熟。教师要注重清晰思政管理工作的定位,以正确价值观念为指引,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干预,以保障学生的成长质量。

(二)创新思政管理工作服务,提升学生发展全面性

在新时期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环境逐渐发展变化,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对此,学校要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创新思政管理工作服务,合理划分管理主题,以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较为独立,思政教育工作要从内容、方法等方面入手,有效创新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果。首先从内容深度方面入手,除传统思政教育内容外,还需引进时事政治内容、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等,让学生在最新新闻信息中感受思政先进性与时代性,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到当下市场环境的就业趋势与政策走向等,提升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在此过程中,学校还可将公共安全知识、社会学科知识等引进管理工作中,以此树立学生正确的政治意识,推动学生发展。其次从内容深度入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思政知识背后隐藏的内涵。为深化思政知识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思政知识内涵,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政治观念等能力连接起来,以此有效提升思政教育覆盖范围,实现教育全面性。最后从管理方法入手,注重创新管理方法。为确保管理工作的效果,教师要确保管理方法的创新,结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生活环境等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以此丰富学生的参与体验,避免管理工作单一问题。传统思政管理工作主要依靠理论引导方式,整体教学活动较为固定,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对此,教师要注重丰富管理方法,以多样化手段进行学生管理,比如应用探究讨论方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引进管理话题、社会热点事件等,指导学生从思政视角进行思考与讨论,以此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再比如应用线上教育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传播正确思想价值内容,弘扬社会正能量,上传塑造正确价值观念的文件与视频等,让学生在线上浏览时接收到积极向上的信息,以此延伸思政教育范围,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

(三)完善思政管理渠道,创新思政传播载体

在新时代环境下,教师要加强对先进管理理念与管理技术的应用,以此创新思政工作方式,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拓展自媒体管理平台。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要结合自媒体技术,不断创新思政管理模式,促使市政管理工作与现代技术的有效结合,为多媒体创新与信息传播奠定良好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自媒体特点与学生喜好内容开展思政管理工作,借助新媒体技术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目前,学校思政管理工作中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方式运用较为广泛,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有效拓展新型媒体工具,将抖音、B站等工具引进至学生管理工作中。在实际应用中,教师一方面要借助此类工具加强对学生思想与行为需求的了解,以此为基础设置针对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注重获取新媒体资源,以此开展多样化课堂活动与实践活动等,有效丰富学生的参与体验,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二是注重完善思政管理机制。市政管理工作开展途径具有多样性,为有效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实现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提升,教师要不断完善思政教育机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榜样作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以身作则,提起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以确保学生在除教学活动以外的场所也能接受到专业且深刻的思想教育。对高职生来说,教师是他们日常接触较为频繁的角色,教师对思想理念的践行能够对学生成长具有较高影响,教师要注重结合教育内容与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约束自身言行,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以此完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要注重完善教育体制,学校要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明确各部门及其教职工人员的具体职责,以确保各项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落实。三是注重对学生的全面性考核。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发展全面性进行考核,以此反馈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体现管理工作的公正性,有效确保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四)丰富思政管理内容,紧密结合新时代特点

以思政教育为导向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思想文化得以交织,使得当代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导致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受此影响,出现理想信念缺乏,责任感淡化等不良思想行为。对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有效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结合现代学生思维特点与时代发展需求,积极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内容创新。在丰富思政管理内容过程中,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引进先进教育理念。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在思政教育模式革新中要注重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应用。比如和谐发展理念,教师结合和谐理念,构建基于和谐社会发展需求的全方位教育结构,将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教育主体引进其中,以此形成协同育人格局。比如身心健康发展理念。学校可基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思政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有效结合,构建融合教育体系,以充分发挥思政教育价值。在此教育模式中,教育工作者可借助心理咨询,构建心理健康档案等方式有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此有针对性地设置思政教育工作方案,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与职业观念等。二是注重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学生存在一定的优劣势,比如他们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但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能够充分挖掘网络技术功能。对此,教师应结合高职生的共性特点与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针对性教育方案,以此有效提升教育工作实效,引导学生培养健康人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肩负着高素质优质人才的重要职责。为有效提升学生管理质量,学校要注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积极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与内容等,促使教育工作者能够集中力量,有效践行此种教育责任,充分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构建出和谐统一的情感教育模式,有效提升学生思政管理工作水平,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思想成熟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侯灵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以宁夏警官职业学院为例[J].就业与保障,2021(15):158-159.

[2]郭嫽,程芳.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实现路径研究[J].作家天地,2021(22):177-178.

[3]李宁,张小平,赵梦影.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3):119-120.

[4]代佳梦.浅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学生管理的促进[J].中国新通信,2020,22(12):196-197.

[5]冯君洪.构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合力机制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1):137-13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