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低年级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

李帅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3年7期
重庆市垫江县汪家小学校 重庆 垫江 408321

摘要:数学学科的抽象性较强,对低年级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水平要求较高,在追求更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学习数学知识遇到的实际困难推进教学改革。教学实践表明,正确的学习习惯及浓厚兴趣是促使低年级小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积极克服学习困难的重要力量,探究新型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探讨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和兴趣的有效方法,以期为各位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兴趣;培养

小学低年级阶段小学生系统化接触数学知识的初期,也是小学生形成学习习惯与数学兴趣的黄金时期。在教学小学低年级数学时,要重视学习习惯与兴趣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通过适宜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在探究式学习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落实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会抓细节

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促使学生准确运算,是构成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提升运算准确率,加强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分析学情发现,粗心大意是影响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运算准确率的重要因素,在数学课程落实习惯养成教育时,应培养学生在运算中抓细节的能力,促使他们运算练习中纠正不良运算习惯,养成专注、认真、专心的数学运算态度。

一方面,从小学入学开始,教师就要要求学生“身正、头正、本子正”,培养他们保持卷面整洁、规范书写的好习惯,帮助其清晰解题思路与步骤,减少其因为粗心、书写不规范、卷面杂乱而出现抄写、运算错误。这些小细节,对学生运算准确率,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影响十分关键。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正确书写的好习惯,减少他们在习题练习中错看、漏看的现象。解题过程在,无论在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最终的运算结果。为了促使学生会抓住细节,提升他们的运算准确率,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引导其在完成计算之后,再次读题、计算,校对运算结果。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将这些教学措施融入日常教学,促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为学习更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做好准备。

二、通过“玩”中学,强化学生数学兴趣

小学生感性思维能力水平相对较高,学习体验是影响其数学兴趣与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教师忽视学生智力发展规律,不注意完善教学方式,则容易导致课堂构建与学生需求不一致,影响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喜欢玩耍是低年级小学生天性,他们善于在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技能,通过“玩”中学强化学生数学兴趣,是提升课堂构建与学生需求一致性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将游戏环节合理融入教学过程,为学生构建趣味性、实践性课堂,实现知识呈现形式的直观化,进而弥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不足,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质量。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时,可以把购买这一生活行为与质量换算联系起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构建更加利于学生智力发展与兴趣培养的趣味化课堂,促使学生在“玩”中学。克和千克是人们对质量的表示方法,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人们对不同质量单位之间关系的抽象总结,如果教学中只强调这种质量单位之间的抽象关系,而忽视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则容易使学生学得吃力,对数学知识形成枯燥的印象。鉴于此,教师可以尝试将角色扮演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称重服务人员、收银人员,进行干果购买游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模拟挑选商品、称重、支付,可以更快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建立“量感”。

三、完善教学评价,促进数学学习习惯和兴趣培养

即时性课堂教学评价,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体验与状态的关键因素,在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和兴趣的过程中,要注意完善教学评价。相对而言,低年级小学生理性思维发展速度较慢,真诚课堂教学评价态度可以使教师语言更能触动学生。如果在实施即时性课堂教学评价时,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中透露出敷衍,不容易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真正看法和态度,容易形成无效的评价。相反,如果教师的即时教学评价中蕴含发自内心的热爱,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感情体验需求的针对性较强,也容易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以进位加法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习行为,将时代精神、人本理念融入即时性课堂教学评价,使评价语言中包含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爱。设计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时,要注意多针对性的鼓励、引导,少缺乏针对性的批评。在使用鼓励性语言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态度真诚,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与关心。这样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充满信心与期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学生“回答错误”时,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针对学生不懂、不会的知识点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引导学生完善关于进位加法的知识体系。在发现学生错误学习态度和习惯时,要适当提出批评,以引导、启发性语言,促使学生自我反思,明确“自己改如何做”。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兴趣及习惯培养,促使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和乐趣。作为一线教师,要紧抓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和浓厚数学兴趣的黄金时期,在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基础上,通过落实习惯养成教育、融入“玩”中学环节、完善教学评价等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培养数学学习兴趣与习惯。

参考文献:

[1]任会梅.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农村低年级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对策与思考[J].新课程,2020(48):22-23.

[2]夏心怡.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0(27):153-15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