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摘要:信息飞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导致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剧增。作为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推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本文主要结合混合式教学探究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优化策略,希望能充分发挥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推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优化策略
计算机逐渐应用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去,并成为当前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逐渐受到高校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在变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更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不断优化学生学习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水平。本文分析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中的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性
混合式教学就是将多种学习模式结合到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主要是由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学习构成。混合式教学既保障学生和教师实现面对面交流,又可在计算机上完成自主学习,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化
当前,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照本宣科教学素材、教学PPT课件为主进行理论学习,学生上机参与实践操作,加强学生的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大多以课堂讲解为主,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得被动,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无法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
(二)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已经对各类办公软件熟练使用,对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分析等内容有所了解。部分偏远地区的学生接触计算机较少,对计算机的各类技术应用并不熟悉。另外,部分学生所了解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仅限于收发邮件、网络游戏等内容,大多数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需求。
(三)教学内容丰富造成教师负担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大数据、云计算成为当前社会的应用趋势,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是当前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对专业教师来说,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优化措施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也是计算机教学中的核心内容。计算机应用技术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帮助其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相关知识,具备数据分析、数据库整理等能力,最终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驱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最大特性就是结合任务开展教学工作。新型任务驱动式教学主要结合任务展开教学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任务为主,加强学生运用合理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来讲,任务驱动式教学有助于明确学习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发展特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的知识,需要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应用原理,可以让学生们制作数字故事,详细描绘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和主要特征,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某个知识点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上机实践课: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
1.测试学生计算机水平并分组。首先,让学生们上机考试,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进行测试,从而统计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结合统计的信息,对学生的水平进行划分,并根据这一结果合理分配学习小组,每组中的成员都设置一个学优生作为小组组长。
2.培养学习小组组长。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对小组长进行针对性培养。小组长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自主学习,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及时和教师进行沟通,快速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模式,不仅仅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效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整合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优化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3.小组合作学习,辅导学生上机实践。学习完一个新的单元知识,教师可以设置学生小组合作的任务,安排学生进行上机实践,小组合作完成布置的任务。小组内部成员自己协商,结合各自的专长选择相应的题目,或是自己拟定实践题目交由教师检阅。小组成员通过自主探究、共同设计进行任务分工,各司其职,由小组组长协助辅导,教师除了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之外,还要对小组长的表现进行评价,如小组长自身技术的局限性、对待学生提问的消极态度等等,教师要用积极认真的态度指导学生。上机实践课程就是通过小组协作形式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同时加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四、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引领教学的全新变革,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对这一内容的研究目的在于如何更替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调整教学方法,实现提升课堂教学的目的。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中融合混合教学模式,能够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既吸取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也结合信息技术实现线上学习,拓展传统教学的内容和渠道,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时长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差异化学习,有助于提升计算机教学课堂的效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叶福兰.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6):3.
[2]吴玉萍.基于SPOC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