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乡镇高中历史学科个性化教学研究之“问题推进式教学探究”

张立武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35期
宁夏中卫市中宁中学 宁夏 中卫 755199

摘要:教师设计问题的原则和策略:切实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力落实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则,从我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一系列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步步推进教学进程,循序渐进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如独立思考问题,小组讨论问题等。同时,教师要努力启发全体学生思考讨论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个性化教学;问题推进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高质量的问题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次实践研修的成果是“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乡镇高中历史学科个性化教学研究之‘问题推进式教学探究’”。以“立德树人、乐育菁英”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全组教师探究实践,总结出“问题推进式教学探究”方法: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实际学情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步步推进教学进程,循序渐进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教师设计问题的原则和策略

切实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力落实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则,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一系列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步步推进教学进程,循序渐进地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导学问题的设计要有集中的“魂”,“魂”就是一节课的教学立意,历史课要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一节课的主题。导学问题的设计要把握好恰当的“度”,就是问题的难度、梯度和数量要适度。问题设计必须符合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若问题太深太难,则学生理解不了,会产生挫败感,畏缩不前;若问题太浅太易,则学生没有兴趣,不愿投入。导学问题的设计要指向饱满的“果”,“果”就是每节课的总结,包括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观与学科核心素养。

在《永恒的精神,伟大的起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例中,学习“惊天动地起风雷——五四运动”时,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引领学生思考讨论。

问题探究1:联系教材和材料,讨论五四运动的背景是什么?(设计意图:引领学生从当时的社会性质、政治特点、经济变化、阶级变化、思想文化、国际背景等方面思考讨论,为学习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历史意义打下基础。)

问题探究2:请同学们总结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问题探究3:请小组讨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设计意图:为学习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打下基础。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4:请小组讨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任务、领导阶级、革命主力、革命结果、革命前途、指导思想,为学习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下基础。训练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如独立思考问题,小组讨论问题等。同时,教师要努力启发全体学生思考讨论问题。例如:在学习“惊天动地起风雷——五四运动”时,教师先提出问题“联系教材和材料,想一想五四运动的背景是什么?”,接着,展示一段文字材料和《北洋军阀时期军阀割据形势图》,请学生阅读,启发学生从当时政治特点、社会性质、经济变化、阶级变化、思想文化等方面思考讨论,找出关键的历史信息,并归纳总结,形成答案。在学习“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时,教师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写出答案。在学习“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时,教师指点学生从五四运动的性质、任务、先锋、主力、领导人、对中国革命的积极影响等方面思考讨论。在学习“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时,教师鼓励学生分别从革命性质、革命任务、领导阶级、革命主力、革命结果、革命前途、指导思想等七个方面思考探究,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问题,得出结论。在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有哪些?”时,教师启发学生从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国际条件等方面思考讨论。

三、总结与反思

研修组全体教师从我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实事求是、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全力落实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则,切实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全组教师探究实践,总结出“问题推进式教学探究”方法: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实际学情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步步推进教学进程,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目标。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校高一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欠缺,思考问题能力不足,理论思维能力较低,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尽管老师全力启发,讨论中还是几次出现冷场现象,教师不得不讲述更多内容。做课教师的语言还要更加准确精炼;还要想方设法,使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动全体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教无止境,教师还要继续提高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积极参加主题研修活动,加强学习,刻苦实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努力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争取做个优秀的高中历史教师。

总之,通过本次主题研修活动,教师们团结合作,积极地磨课研课,凸显了团队精神,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全组教师探究总结出的“问题推进式教学探究”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逐步改进,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必将继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尚小萍,胡建华.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 读写算,2019(24).

[2]陈昕宇.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