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西迁精神融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的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研究
摘要:新时代,弘扬西迁精神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相应地,以弘扬西迁精神为契机,对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进行改革,是新时期“深化国防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检验西迁精神融入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是否有成效,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且开放的评价体系,接受学生、授课教师、同行教师、专家和社会等方面的评估,目的在于以评促改,不断完善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防教育;课程思政;成效评价
西迁精神是20世纪50年代交通大学从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21年9月29日,西迁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目前,西迁精神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深入挖掘的新元素。将西迁精神融入国防教育课程教学,是新时期高校“深化国防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且为了确保教改质量,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且开放的评价体系。作为探索,该体系框架设定了学生、同行教师、主讲教师、专家与社会层面等信息来源,以及涵盖过程性与形成性(即结果性)评价的众多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又配属若干二级指标。
一、学生评价指标的设定
学生不仅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之一,也是知识的主要受众。鉴于学生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水平,西迁精神融入课程建设成效指标体系中“学生评价”可注重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三个路径(必修课+通识课+第二课堂)现场教学情况的评估,对应的二级指标包括学生兴趣的激发、知识体系的完善、西迁精神的落地生根、课堂收获以及三个路径之间联动效应等项目,这些指标旨在反映教师将西迁精神融入课程的教改建设能否引导学生历史和现实相结合,正确认识西迁精神提出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其精髓和内涵,并超越知识本身,主动转化于行动当中。
二、同行教师评价指标的设定
同行教师是西迁精神融入课程建设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信息来源,同行教师作为评估者,具有专业和行业优势。相应地,西迁精神融入课程建设成效指标中“同行评价”的重点应放教师对西迁精神融入课程建设指导主线的把握,西迁精神与原有知识体系的衔接,以及相关教改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等方面。“同行评价”背后折射着协同发展的理念,它是“基于教师之间的开放性、信赖性和相互支持、援助而形成的一种关系形式”。以评价为媒介,在交流互动中,可以促进主讲教师和同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彼此的教学水平和学术素养,实现双赢和专业发展。
三、教师自评指标的设定
教师即主讲教师,是国防教育课程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将西迁精神融入课程建设相关教改实践的主体。作为独立的个体,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独立工作能力,这是职业特点要求的。鉴于此,“自我反思”被新课程改革列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就西迁精神融入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质量评价而言,主讲教师的自我评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教学方法上。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西迁精神融入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师自评”也应注重这方面的反馈,立足相关教改的前瞻性、进步性与有效性,兼顾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学术增长点的培育等。
四、专家评价指标的设定
专家通常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因此,评估结果往往也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实践中,聘请专家进行评估是一种较早出现、也是较为通行的评估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教学评价和质量评估。在西迁精神融入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专家评价”亦是最重要的依据,权重比最高,达45%。实际操作中,专家们能站在较高的层次,从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出发,以各级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普通高校教学规律,结合国防教育自身的特色以及新时期大学生的发展个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和学生相互统筹,全盘审视,从既定目标实现、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设计、西迁精神的挖掘与融入、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综合效果等各个方面评估教改成效。
五、社会评价指标的设定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深化全民国防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面向大学生的国防教育课程或内容已经通过在线公开课、在线精品课程、MOOC和微课程等形式走向社会。相应地,评价新时期西迁精神融入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成效,需要考虑和评价高校教育改革的社会影响和效果,重点应放在西迁精神内涵的解读和社会影响力的扩大等方面上。
参考文献:
[1]杨清.如何让教师的集体评课更有效[EB/OL].(2012-06-13)[2022-09-2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073/201206/138549.html.
[2]闫忠林,问鸿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研究[J].教学研究,2019(3):54-57.
[3]张慧聪.高校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7-41.
基金项目:西安交通大学2022年度课程思政专项研究重点项目“西迁精神融入军事理论课程研究及成效评价”,项目编号KCSZ2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