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1+X”证书制度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探析

郑海双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3年18期
常州科技经贸技工学校 江苏 常州 2131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人才需求量也在飞速增长,为中职学生创造了更多就业机遇。“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中职学校要立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特点,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岗位技能等级考试标准、岗位技能标准开展教学,提升学生岗位实践能力;落实产教融合教育理念,开发活页式教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把轨道交通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考试题目转化为数字资源,进一步提升中职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质量。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职教二十条”明确提出要落实“1+X”证书制度,促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融合,鼓励职业院校学生积极考取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而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职业人才。中职学校要积极落实“1+X”证书制度,搜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把考试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中,积极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促进院校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参与“1+X”证书制度建设,联合开发活页式教学,完善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课程体系。

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要不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促进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的融合,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转型升级”,为推进“三教改革”奠定良好基础。首先,学校可以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教师进行讨论,了解轨道交通类专业相关工作岗位技能、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标准,做好课程标准和企业人才需求、考试标准的融合,构建“课程融通”体系,进一步拓展专业课程体系。例如教师可以围绕轨道交通典型工作任务开发校本课程,围绕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灯系统、票务管理、乘客服务和驾驶技术等开发课程素材,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进一步提升课程专业性,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储备。其次,学校类围绕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工作岗位开展课程体系建设,例如地铁车辆驾驶、票务管理、安检人员和维修人员等,一方面要搜集这些工作岗位职能,把工作岗位职能转化实训项目;另一方面要搜集和工作岗位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让学生提前熟悉考试内容,从而提升他们考试通过率,进一步提升中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课程建设质量。

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发模块化专业课程

中职学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立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就业趋势,灵活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把行业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标准和岗位技能转化为学习项目,开发模块化教材,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第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教师立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完善专业课程群,对现有课程进行重组,并自主开发模块化教材或案例,运用翔实的案例、动态化视频讲解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从而帮助他们顺利考取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例如教师可以搜集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对现有《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轨道交通行车规章》 和《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等课程进行整合,自主编创行车组织、客运服务、票务管理和应急处理四大教学模块,对识别行车岗位职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故障、人员服务和自动售票机操作等岗位技能进行讲解,并设计多样化实训项目,让学生提前熟悉岗位技能和考试内容,从而提升他们的岗位实践能力。第二,教师可以开发模块化实训课程,针对票务管理、站内服务和行车安全引导等编写实训教材,运用真实案例进行说明,可以参照近三年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运用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操考试题目来编写,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深化产教融合理念,开发活页式教材

中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联合轨道交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岗位技能、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和专业课教学的衔接,构建“课程融通”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从而帮助他们在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首先,学校可以和当地地铁公司进行合作,邀请技术人员、客服人员参与课程开发工作,把一线岗位工作技能融入专业课教学中,例如地铁行车安全管理、自动售票机操作、票务管理系统操作、安检工作标准等,再结合他们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担任考试评委的经验,联合开发活页式教学,根据学生对课程项目掌握情况,灵活增减活页式教材内容,做好课程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的对接,进一步规范学生操作流程,让他们明确自己的知识短板,指导他们进行针对性复习,从而提升活页式教材质量。其次,教师可以联合地铁工作人员来录制实训视频,例如近两年地铁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理论题目讲解、实训操作演示等,并把这些视频上传到学校线上教学平台、微信群,便于学生自主下载相关视频,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为后续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奠定良好基础。教师要积极开发活页式教材,把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和理论、实训教学衔接起来,让学生提前进行练习,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通过率,进而帮助他们找到理想工作。

总之,中职学校要持续深化“1+X”证书制度建设,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就业形势、企业人才需求完善现有专业课程体系,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标准、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融合,完善模块化课程、复合型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质量。同时,教师要积极开发活页式教材、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便于学生课下学习,让他们提前熟悉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全面提升中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专业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宛平.1+X证书制度下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0,10(04):32-38.

[2]姚明阳,马汉林.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课证融通”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22,No.568(16):95-9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