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标下的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和创新
摘要:足球是一项拥有众多爱好者的运动项目,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下,教师要贯彻落实“教与学统一”理念,注重优化与改革足球教学活动,合理调整足球教学场地与教学方法,促使足球爱好者成为参与者。足球课程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舒缓学生学业压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协调能力与身体素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教师要注重改善足球课程教学,深入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索全新教学改革路径,实现课程教学创新,为高校足球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创新
足球项目广受高校学生的喜爱,足球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使得学生无法有效提升自身足球技能,对课程学习的热情也在逐步减少。对此,高校足球教师要注重积极调整教学,有效落实新课标理念,结合现存问题积极调整教学路径,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喜爱,让学生在足球课程学习中,不仅能够有效锻炼自身足球运动技能,同时还可以获得良好的运动精神与体育精神,实现综合素质发展。
一、高校足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高校足球传统教学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先针对足球技能进行理论讲解,而后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结合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训练,达到教师满意后课程结束。此教学过程虽然能够推动教学进度,但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教学主体地位,整体教学节奏与教学内容等均由教师决定,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无法深刻感受到足球运动的价值与乐趣。二是教育资源有待整合。足球运动对场地与教师素质的要求较高,需要足够的运动场地,经过专业训练且具备扎实足球经验的教师,以此才能满足足球教学需要。但目前多数院校在资源整合方面较为不足,一方面缺乏优质课程教师,学生在足球训练时缺少专业的指导,容易遇到学习上的瓶颈,不利于教学效果提升。另一方面缺少专业的教学场地,部分院校不重视足球场地的修建,使得教学场地分配不均衡,容易出现几个班级同时上课,但部分班级没有场地进行训练的情况。
二、新课标下的高校足球教学改革和创新策略
(一)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提升足球教学效果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结合现有教育资源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提出更加优化的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对此,教师可选取以下教学方法:一是兴趣选择法。此教学方法是指教师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喜好情况,明白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学生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部分学生对足球发展历史比较感兴趣,在日常学习中热衷于与他人讨论世界各个球队的表现、足球技术妙招等,针对此部分学生教师可结合精彩足球锦集视频为学生讲解各类足球技术,提升学生课程学习效果。教师只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方向,才能更好地开展需求教学,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教师要注重合理安排足球运动练习,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二是互换身份教学法。此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引导学生担任不同身份,使其感受到不同的足球魅力。在基础练习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方向,组织其选择自己想要的位置,体验不同的身份,比如裁判员、运动员等。不同的身份能够带来学生不同的感受,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兴趣方向与运动优势,进而可以找到运动自信心,提升学习效率。
(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校足球教师要深化对新课标理念的学习,积极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同时还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发展。足球运动课程是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学生积极地体育精神。教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只有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才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对此,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比如,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实践培训,聘请专业人士对教师讲解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参与校外学习,通过集中训练方式提升自身运动技能;组建具有专项能力的体育教师队伍,适当提高足球教师聘请标准,要求新晋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技术与实践基础,同时还用具有先进的教学观念;结合教学需要调整教师考核机制,促使教师不断发展。
(三)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加强足球文化宣传
在足球教育改革过程中,高校要重视足球硬件设施的建设,足球场地及其相关器械要跟上要求。首先要完善足球运动相关器械设施。高校要重视足球教学,结合足球教学需要配置充足的足球、标志盘、标志桶等相关设备,并及时完善与修整运动器械,以满足广大学生的运动需要。其次要加强足球文化宣传。足球作为一项竞技类运动,其教育文化中蕴藏着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意志品质,教师要注重在传授足球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加强足球文化宣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足球文化的魅力,进而可以爱上足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足球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对培养学生运动习惯,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标背景下,高校要注重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更多运动技能的同时,能够提升自身运动精神与体育精神。在此过程中,足球教师要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设置多元化教学,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将学生培养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优质足球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纪斌.高校足球教学潜在安全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12):108-110.
[2]李少强.体质健康差异视角下高校足球动态层次化教学研究[C]//.第三届“全民健身 科学运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2021.048647.
[3]孙洋.高校足球运动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评《足球教学设计与训练实践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1(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