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有着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每一个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其中,王熙凤作为《红楼梦》中一个个性鲜明的女性角色,虽然她的所作所为令人不齿,但她最后的结局又让人不忍对她产生同情,极具矛盾性与复杂性。本文便对王熙凤八面玲珑、人情练达,伶牙俐齿、巧言善辩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相应解析,并在最后对其悲惨结局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红楼梦》的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红楼梦》;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一、八面玲珑,人情练达
贾府可以说是一个极为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其府中虽然都是至亲之人,但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时刻需要提防他人的算计,就仿佛是一个无声的战场,每个人看似和和睦睦,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满腹心计,为自身利益而斗争。在这场无声的争斗中,王熙凤可谓是机关算尽。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着重描写了王熙凤“攻于心计、八面玲珑”的形象,对其评价道:“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在贾府繁杂的人际关系中,王熙凤表现得如鱼得水,将“人情世故”用得极为熟练。为人处世皆以我为中心,是个十足的利己主义者,任何有利的事都归自己,不利的事则推给他人。比如,邢夫人求王熙凤帮忙讨鸳鸯这一事件中,王熙凤开始是劝说邢夫人莫去讨这鸳鸯的,虽然后来她随着邢夫人的意表示此事可行,但到底知道这不是个讨人喜的工作,她心里明白贾母对鸳鸯的喜爱,断然是不会给出鸳鸯的。因此无论邢夫人怎么说,也没有答应这个费力不讨好的事,让邢夫人自己去讨要。事实证明,王熙凤看人看事极为准确,果不其然,邢夫人讨要鸳鸯“碰壁”,反打惹了贾母不快。凤姐儿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又聪明干练。看似“霸王”的一个人,也不是对万事都能呼风唤雨。而她也深知这一点,咱们家的管家奶奶,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凡是出丁点儿错也是要笑话打趣的,偏了一点儿就要“指桑骂槐”,那些个“借刀杀人”“隔岸观火”……都是她们的惯用手段。这都是她亲口对贾琏说的,多么透彻的一个人。
比如府中姐妹要在大观园办诗社时,探春找到王熙凤,仅开口说邀请她做诗社的“监社御史”,马上就知道她们少个“进钱的铜商”,需要她的赞助。也不恼,立即答,“我明儿立马上任,给你们拿武商量银子做会社东道”。王熙凤在人际关系方面何其聪明,别人一说,她便心下明了。同时为人圆滑,有十分有分寸,给足大家情面。就像李纵说的:“你真真是水晶心肝玻璃人”。王熙凤在人际关系中这种善于洞察对方心思,察言观色的能力在小说的众多人物中尤为突出。有时候,同一件事前,在她的嘴里可以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反转,本来说这样说,偏偏能叫她那样说,同时又入情在理,令人信服。
二、伶牙俐齿,巧言善辩
王熙凤最让读者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她的伶牙俐齿了,断然不会平白叫人讨了便宜去。她一开口,就与常人不同。在林黛玉初入贾府时,就给黛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边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上下下细细地打量一番,便送到贾母身旁坐下,笑道:“天下竟真有如此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着了。而且这一身的气质,反倒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倒像是个嫡亲的孙女。怪不得老祖宗天天时时挂念。”王熙凤的这一段话既对林黛玉恭维,给初入贾府的黛玉留了个好印象,又不得罪府里姐妹,最重要的是讨好了贾母。这一番话真是“一石三鸟”啊。就像小说中对她的称赞“是个会说的男人也是说不过她的”。
比如“刘姥姥进荣国府”这一回中,王熙凤八面玲珑、巧言善变的能力可谓生动的得以展现。王熙凤一看便知刘姥姥的来意,一边听刘姥姥诉说生活艰难,内心又是极其不屑的,面上还要贬低自家,不好折了刘姥姥的面子,“现在就是借赖着祖父的虚名,做个穷官罢了……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既不叫人讨了大便宜去,又给刘姥姥留了面子。短短的几段话就将刘姥姥打发好,又没损了自身利益。王熙凤的精明才智在这一章得到生动展现。
三、争强好胜,结局悲惨
金陵十二支曲中的《聪明累》一曲早已暗喻了王熙凤的最终命运注定以悲剧收尾。《红楼梦》中塑造了太多的女性形象,而王熙凤无疑是最出彩的一位,虽为女儿身,但却实际掌控着荣国府,是荣国府真正当家的人。作为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形象,曹雪芹在小说第五章中便给王熙凤早早地下了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从故事的开始就早已定下了她的悲剧结局。王熙凤的悲剧结局很大程度上与她的性格有关。王熙凤与封建社会中的大多数女性不同,为人强硬个性,在具有封建社会缩影的贾府中不仅没有像大多数女性那样遵守三从四德,同时也不像其他女性那样为家庭传宗接代,生下一男半女。她像大多数封建社会的主子那样,对家中奴仆非打即骂,又到处卖权弄势。事实上,王熙凤为人处世的狠辣态度来自于她的自尊心和要强的个性。她虽是人人眼中的贾府儿媳,但到底不姓贾,并非贾府真正的儿孙子女。王熙凤实际仅是贾府的一个地位较高的管家,她深知这个地位的来之不易,极力争取贾母的欢心。聪明如王熙凤,她一定知道,若是失了这个“尊贵”的地位,以自己的脾气在中复杂的贾府中断然是不会好过的。
王熙凤凭借自己的才能,在贾府中一直占尽优势,行为处世,时常主动,又占尽上风。王熙凤是对荣国府最了解的人,她深知荣国府的境遇,便更加看重自己的实际利益。不仅不宽容别人,对自己也是十分严格,像一个疯狂挖掘金块的末路赌徒,最终埋葬了自己。而王熙凤对自己的境遇也深有体悟“如同骑上虎背”,耗尽自己的全部心血,惶惶不可终日。直到大夏将倾,她也失去了可以依靠的靠山,天地不应,事情败露后受尽孤立,最终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局。
四、结论
王熙凤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经典人物,因为作者对其人物性格的刻画,历年来让众多读者又爱又恨。她是一个具有复杂矛盾性格的人物,她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又能言善辩,八面玲珑。同时又心计深重,为人歹毒狠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常给人笑里藏刀的印象。王熙凤的灭亡离不开自己性格的问题,但更多的应该归咎到封建社会制度上。王熙凤的悲惨结局,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罪恶本质,也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败。
参考文献:
[1]陈倩,瞿瑶.从及物性系统对比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红楼梦》中刘姥姥和王熙凤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22,27(06):21-25.
[2]李雨竹.浅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特点[J].青年文学家,2022(14):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