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说文解字》“玉”部字与中国玉文化

牛镭 刘佳琪 杜梦鹤
  
速读·上旬
2014年6期


  摘 要:“玉”自古以来就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喜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古代帝王将玉与身份地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说文解字》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部文字学著作对玉的内容有着相当丰富的展现。
  关键词:《说文解字》;“玉”部字文化
  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玉充满了敬意”。我们敬重玉,第一是在精神上,古人几千年前就已经发现,一块美玉,不管是攥在手里,还是打个眼儿佩戴在身上,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精神力量。第二是在道德上,把玉上升了一个高度。我们说“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深入人心,千古不变。成语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的是人的品格,最高等级的品格。所以,古人谆谆告诫:“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段话足以体现自古以来玉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而其中提到的“玉有五德”就源于《说文解字》,在《说文解字》的“玉”部字中,对于玉和与玉有关的文化有很详尽的介绍,下面我将对这一点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在《说文解字》中收录的“玉”部字共有126个,含概了玉本身和与玉相关的各个方面,在这里我将从玉名、玉声、玉光、治玉、与玉相关的事物,以及有关玉的仪式等方面来进行简要的说明。
  一、玉名
  《说文解字》中对于玉是这么解释的,“石之美,有玉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在所有的“玉”部字中,有二十多个都只是玉的名称,可见当时人们对玉是多么重视,才会有这么细致的划分。用玉来表示身份和地位也得以看出:璙,玉名;璥,玉名。璠,玉名。瑾,美玉也。瑜,美玉也。而现在这些字也多被重新赋予了美好的意味,并常出现在人名中。
  二、玉声
  “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是玉的五德之一,古人对于玉的把玩,既得其精髓,又不伤其本身,珍之重之,自然也不会忽视玉之闻相互撞击发出的悦耳声音。例如在《说文解字》中:球,玉声也,从玉,求声,球或从翏。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提到:“夫人在帏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这里很显然是男子执礼甚恭,一拜到底,才会使自己所佩戴的玉叮噹作响。在《说文解字》中表示玉声的字还有:玲、瑲(玱)、玎、琤、瑝。例如在《诗经·小雅·采芑》中“方叔率止,约軝错衡,八鸾玱玱”。杜牧《送刘三复郎中赴阙》中“玉珂声琐琐,锦帐梦悠悠”。这足以说明玉的声音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礼记·玉藻》中,有这样的话:“即服,习服观玉声”。用玉声来节步。
  三、玉色
  “润泽以温”是对玉的质地色泽最好的说明,现在也常用温润来形容玉石,言其质地细密,光泽柔和。在《说文解字中》也有对玉的光泽的展现,例如:瑛,玉光也。玼,玉色鲜也。瑩,玉色。从玉,熒省声。一曰:石之次玉者。《逸论语》曰“如玉之瑩”。这些都表现出古人对玉的色泽和光泽的要求是十分高的。
  四、治玉
  在《说文解字》中的玉部字中,关于治玉的方面也有所表现。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精心雕琢出精美的玉器和玉饰,其中不乏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说文解字》中体现出的有:琢,治玉也。从玉,豖声。琱,治玉也。一曰:石似玉。理,治玉也。在古文中我们不难见到:“玉不豖,不成器”。《诗经·卫风淇奥》中也提到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也就是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才使得在那没有先进科学技术的时代,依然有大量精巧华美、巧夺天工的玉器、饰品。
  五、与玉相关的事物
  在《在说文解字》中,很多和玉有关的事物也都用了“玉”部字来表示,例如:瑕,玉小赤也,玉石上的小赤色。《礼论·聘义》中的“瑕不掩瑜”。另外,还有很多字用来表示“石之次玉者”,玤,璓,玖,瓒、瑂。还有许多其它的珠宝,不似金银俗气的而天生带有灵气也都以“玉”为部:珠,琅,玕,珊,瑚等。
  六、与玉相关的仪式
  这一点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很少,但是也有很重要的体现,靈(ling),以玉事神,用玉来奉事神明。但是我国祭祀史上以玉奉事神明的并不多见,而且玉作为装饰物被人们利用的时代远远迟于巫产生的时代,所以这里是否为误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查证。
  通过对《说文解字》中“玉”部字的简单分析,我们也了解了玉在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所谓“君子比德如玉”既是古人对玉的高评价,也是现在我们应从中继承和发扬的,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的玉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许慎. 《说文解字》[M]李翰文译注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10
  作者简介:
  牛镭(1993~ ),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刘佳琪(1992-),女,汉族,河南焦作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杜梦鹤(1993-),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