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实践与研究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教师值得深究如何有效运用到教学之中的理念,小学数学也不例外。“以生为本”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入,给教学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给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立足于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就小学数学中有效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实践与研究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以生为本”;落实策略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进行自主、高效的学习,这就需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操作,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主动“伸手去摘知识的果实”,教师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即可,当学生需要时,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指导,以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但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主位,全力打造“一言堂”教学环境,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只能机械地跟随着教师的脚步思考、学习,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这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禁锢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难以有突破性的发展,这对数学教学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本理念的运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让学生敢于去想、去做,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呢?
一、以生为本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内涵和追求目标
在当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新理念为武器,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引领学生找到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和合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进行分析、探究、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学生是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学习的主体,其追求目标是将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唤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条件,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生为主,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带着强烈地求知欲和兴趣进入学习当中,促使学生逐步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素养,进而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二、以生为本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策略
(一)多媒体引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其思维能力和理解力还有待提高,加上他们的知识储备还比较薄弱,在面对抽象性和逻辑性思维较强地数学知识之时,学生难免会产生不喜欢数学之感,那么,就更别提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便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促使学生带着求知欲进入问题探索中,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思考。多媒体在小学数学的入驻,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声文结合、图文并茂的优势,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以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带动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积极、主动地跟教师产生有效互动,“跳起来摘果子”要比教师“耳提面命”式的教育好很多,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便于教师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比如,教学《图形的运动(一)》一课时,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笔者选取了生活中轴对称事物图形,如蝴蝶、厦门双子塔、囍字图等,借助多媒体进行播放,接着笔者以动画形式将这些轴对称图像的原像进行平移、旋转,以便学生初步掌握轴对称知识,进而笔者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并按照多媒体展示的形式进行平移、旋转,培养自主动手操作的能力,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二)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种观念和以生为本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以生为本”理念的前提下,给予学生更多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解放他们的双手和思想,去真正实现自主探究活动,成为学习中真正的主人。笔者在此过程中常用的方式就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要小组合作方式发挥最大的学习优势的前提就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笔者采用“优—中—次”交叉分布的四人组进行分组,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并给各学习小组配给一名小组长,负责小组合作的各项事宜。还需要选取一名小组记录员,让其记录小组讨论过程与结果,整理小组学习的资料,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下去。比如,教学《克和千克 》一课时,为让学生更快地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实际“考察”,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际用称称量物体,进而进行简单的计算,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分工,记录员进行观察、记录,小组成员各司其职,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通过这样的小组探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火花也在小组中绽放,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更让小组合作集思广益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是笔者的粗鄙建议,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以生为本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辽宁教育,2003,06.
[2]褚红琴.浅谈“教材为本”与“以生为本”[J].江苏教育,2005,08.
[3]许燕平.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J].好家长,2015,46.